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05|回复: 0

陆逊不逊:东吴陆家的绝地反击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1008

主题

48

回帖

6182

积分

版主

积分
6182
发表于 2024-3-21 18: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 `8 g: o- D$ w$ a+ C
公元245年,东吴重臣陆逊被孙权活活气死。《三国志》中记载,“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
* p, G: o  M1 I' E  y! N; p3 c" i
  I8 `9 |; z+ d7 @陆逊的儿子陆抗给陆逊办完丧事,孙权就迫不及待的拿着别人弹劾陆逊的奏折,一条一条质问陆抗,这真是杀人还要诛心。
  ?+ K; ?3 A* z3 I' I4 Y" \$ }- |7 U5 S$ E9 r$ G
陆抗一条一条的解释,终于消除了孙权对陆逊的愤怒。
# @  c/ F7 [/ u! ?& e, P% {( ~+ [9 c! B6 w0 Q
几年之后,孙权又召见陆抗,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下令把所有弹劾陆逊的书信全都烧了。8 d) o8 P+ C9 P$ i: y

& ~$ o. A) T* S, m' p; ~2 }这算是孙权给陆逊平反了,陆家子孙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绝地反击。) v* A3 c9 s; @* _6 R4 \
% f- ?- p' s3 {5 E6 g
东吴陆家,就从来没有“逊”过。1 |" E# v2 V8 @! |7 _8 r5 E

3 @* L  O! ?/ ]4 W3 l8 g( R- _0 @5 I陆孙两家的恩怨
7 N: q  T2 r) X
. {' a) ]; h5 W- \. z, ~东吴陆家,声名显赫,与吴郡顾氏、吴郡朱氏、吴郡张氏并称“四姓”。 早在汉光武帝时,陆氏就已经声名鹊起,其族人陆闳官至颍川太守、尚书令。 这位陆闳有一位孙子叫陆续,堪称东汉名士。 陆续有一个儿子叫陆褒,陆褒有很多孩子,其中一位叫陆纡,另一位叫陆康。 这个陆纡,就是陆逊的爷爷。4 n5 d! Y9 m# \- F5 C

- `, G) j# f6 }3 T汉献帝时,陆康官至庐江太守。跟荀彧一样,陆康是当时少有的仍对大汉王朝忠心耿耿的人,他虽不在京城,却排除万难坚持为天子进贡,为朝廷推荐孝廉,被破格加封忠义将军,薪酬待遇也被直接提到九卿级别。/ Z2 r: |1 r4 M5 a  f
$ g, i: B5 t) c' M8 B$ w+ u
出身寒族的孙氏第一次和陆家直接接触,是在孙坚担任长沙太守期间,当时,孙坚属于袁术的势力。孙坚违背东汉的律法规定,越界出兵,帮助时任宜春长的陆康之侄平定其境内动乱,这也是孙氏对陆家的恩情。+ ]8 }1 l: p% G' _

+ o& n4 _2 B( A$ P! w. B孙坚的上司袁术跟陆康互相看不顺眼,袁术有一次向陆康索要三万斛军粮,被陆康断然拒绝。这倒不是陆康抠门,而是因为在陆康眼中,袁术属于篡汉自立的乱臣贼子,这种人千刀万剐都不解恨,何况是给他粮食?袁术为了报复陆康,就派孙坚的儿子,人称“小霸王”的孙策攻打庐江。庐江军民在陆康的领导下,固守城池,拼死抵抗,以致这场战争惨烈无比,持续了两年。最后,庐江城内的陆氏宗族百余人在战乱中死亡过半,陆康本人也在城池陷落的一个多月后去世。
3 c" i! D+ v/ v( n# q9 z  w- h0 S8 a
* A' v+ y- J6 Y* ~孙策渡江,其依靠的军队主要是来自江北的部曲,给人一种入侵者的形象。而且孙氏又出自寒微,被世家大族所蔑视。因此,孙策严厉打击江东地方豪强,消磨他们的抵抗意识。
$ r' T% T+ y# v9 k8 C
! e" q: [! o% j. g+ U不过,陆康的小儿子陆绩,愿意投身孙策帐下。而陆绩的侄子,也就是陆逊,一直帮忙着照顾陆绩。这是因为,陆绩虽然是叔叔,但是却比陆逊小六岁。
( t; u& P8 p* |4 o) L) n) B# V/ R; V' c: u
孙策去世后,孙权继位,他一上来,就招纳俊秀,聘求名士。当时江东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严峻的局势逼迫孙权必须和江东世族们达成和解,得到他们的支持。而对江东世族们而言,继续与孙氏集团对抗下去,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新仇旧恨也只能暂时搁置。所以,在孙权当政最初的几年里,江东世族们纷纷进入幕府,双方由对抗开始转向了合作。而以陆逊、顾雍、张温、朱据为代表的江东世家大族们,为孙氏集团的后方安定,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e4 t' J5 f# A$ {" Z

3 T& T: ]. v+ L" T0 d  n! S# s陆逊是21岁那年被孙权纳入自己幕府的,陆逊登上政坛后,很快崭露头角,让孙权对陆逊另眼相看,并将孙策的闺女许配给了他。此后,陆逊又写信给关羽,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结果让关羽不但“大意失荆州”,而且命丧黄泉。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看着满地尸骸,痛苦不已,仰天大喊:“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而后仅过了一年,就在无尽的后悔中死去了。
+ F  f( d- c9 ^
) I/ i4 K2 t2 W' i陆逊,也正式成东吴的肱股之臣。; Z# }3 @9 }/ A/ v: L) p# P
0 B/ s/ x" N5 Y! n' l
孙权逼死陆逊! u5 ]  M2 l$ k0 _" v$ I0 {) e6 R
" F* W$ m! K# q8 N; Q0 W+ T
孙权称帝后,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 ,在整个东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孙权甚至把自己的印都放在陆逊那里,“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以印封行之”,可见君臣之间的互相信赖。
' d8 m% P+ w4 x0 T7 G# b
0 |" I" w( c# W然而,孙权到了晚年,开始对自己的统治地位产生了严重的不安全感。当初,为了获得江东世族们的全力拥护,孙权绞尽脑汁,例如为充分弥补孙陆两家的裂缝,不但大量起用陆家成员,陆逊、陆瑁、陆凯、陆绩等均出仕幕府,还将孙策之女许配给了陆逊,两家结为婚姻。江东豪族也基本垄断了东吴的上层统治秩序。
/ y3 h8 }' h: @! ~
% J+ O5 ]% n: a4 I4 @出身寒门的孙权虽然与江东大族们达成了合作关系,但是内心里依然对他们充满了戒备之心。例如曹操,他毕生致力于打压世家大族,大搞“唯才是举”,提拔寒门士人。再例如诸葛亮,他多用流寓士人担任蜀国要职,其刻意培养的接班人中,蒋琬、费袆由荆入蜀,姜维由雍凉入蜀,而蜀国本土大姓均被排斥在中央轴心之外。所以,刘禅虽然是一个平庸的君主,但其终世不受权臣的威逼之祸。
: T! R0 ?! ^* P3 m; t
3 |( L' e. d( t孙权曾经压制过江东豪族,但是没有成功。黄武三年,选曹尚书暨艳,主要掌管东吴人事,在孙权的授意下推行了一次改革,目的是改变东吴郎署机构中浑浊淆杂、贪污渎职成风的朽败状况。这次改革遭遇到了四姓的强大反抗,因为改革的官员考核思想是清议,即重个人品行胜于重个人能力,考核不合格者降级。特别差的,送往军营。要知道,江东豪族的子弟根本不必经由郎署,就可以直接作官。陆逊及其弟陆瑁明确表示反对此次改革,并分别写信劝诫暨艳。
  f) _% k  b  f+ }$ E( W7 b. i0 y/ x4 B9 R/ {3 U9 C
在强大的反对压力下,孙权被迫采取妥协态度,取消了这次改革,而暨艳也很识时务,相当自觉,悄悄地选择了自杀。由此可见,江东豪族的势力之强,根本不是羽翼未丰的孙权可以应付的。
- }. K2 X3 I1 E5 [/ ~% E, U- \: W, U- L6 ~+ B8 J5 U# t
如今,孙权已经站稳脚跟,他觉得可以收拾江东豪族了。而豪族的最高代表,无疑就是陆逊。7 H. ?$ Y8 C: d3 Y% a  a, d# C$ V

" q- r2 I- ~! u( L$ a% U3 [很快,孙权就找到了解决陆逊的机会,那就是“南鲁党争”。孙权称帝那年,东巡建业,将太子孙和、皇子及尚书九官等留在武昌,让陆逊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主持吴军国大事。后来,在吴国接班人的问题上,东吴高层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支持太子,另一方支持鲁王。陆逊从太子是一国之本的原则出发,选择支持太子。更何况,太子还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但是,孙权在鲁王孙霸和长公主孙鲁班的谗言之下,最终决定废掉太子。
5 ~: o% e- u- n$ a+ O% J! T+ u! L0 {& Y. \: r* K! X
接着,孙权借陆逊是太子一党的理由,将其贬出中枢,并数次斥责,最终导致陆逊忧愤而死。我们甚至可以合理推断,当初孙权任命陆逊辅佐太子,都是在为未来除掉陆逊提前布的局。
  `9 E# X2 S, Y/ ~5 k% L. m- K8 D: v- {: G* e9 E( ^' K
其实,陆逊的悲剧,就是由东吴独特的政治结构所决定的。% u( `( n4 m4 E. @6 F- D, a

/ J& |6 g: N8 v$ p: I0 A' m陆抗不死,东吴不灭" G% J/ I0 j% D3 S+ I

& n) h0 N  I2 N6 b然而,孙权显然低估了江东豪族的势能。 东吴政权的权力基本盘依然是江东豪族,孙权无法摆脱他们而完全独立。
( |" r0 T$ B4 T' [; n4 r
& |* U3 L0 ]' L+ v& y认清这个现实后,孙权便又重新启用了陆逊的儿子陆抗,任命其为奋威将军。事实证明,孙权用对人了,陆抗的才干丝毫不逊其父,两人并称为"逊抗",甚至有一种说法,陆抗不死,东吴不灭。陈寿同样不吝赞美之词,“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0 L2 t& d0 E$ x& a6 Q5 f: T) q
' \- M, W6 Y! G: T3 ?4 O$ j( U1 F9 f
孙皓继位后,任命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镇守西陵,也就是从关羽濑到白帝城这一段的防务。
7 k: j9 v0 I2 V9 J& s: G. q0 X% `# m/ N. t2 r' k- X/ y; N
西陵“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失去它,就相当于撕裂东吴的水军防线。太康元年 (280) ,西晋灭吴之战即以西陵作为突破口。此时晋朝军队已经灭亡了蜀汉,占据了川蜀之地和长江上游,可以组建水师从巴东地区顺江东进了。西陵上游的长江江水流速较快,利于战船顺流而下,但是逆流而上却十分困难,因此,镇守西陵,就成了东吴政权生死存亡的关键。
+ U4 N$ C( H/ K
0 n% V7 _' k( [: R! K4 i公元272年,东吴的西陵都督步阐背叛东吴,投降了晋朝。晋帝司马炎十分高兴,随即命大将羊祜率军5万攻打东吴,与步阐遥相呼应。而陆抗得知步阐叛逃之后,立即调兵遣将,围困西陵。但他手中只有区区3万兵马,与司马炎前后投入的8万大军相比,兵力相当悬殊。
8 q9 e$ Y! j' |, c" g" w
6 O( G- [- K/ w  z江陵一带地势平坦,道路通畅,西陵在江陵之西,地势较高。于是陆抗就命军士筑造大坝,拦截江水,准备水淹晋军。当西晋大军准备水师大举东进之时,陆抗掘开堤坝,水淹敌军船只。晋军又派陆军来营救步阐,以步代船,空费军力,延误了主力救援步阐的时间。乘着这个时间差,陆抗率领东吴大军,大败晋军,让羊祜损兵折将。终于在公元272年冬,陆抗攻破西陵,诛杀了叛将步阐。而且为了稳定军心,他释放了所有的叛军,《三国志》中记载: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脩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f: W4 ~2 u* y1 |8 t7 e, y

+ b* s) \# |$ `, g4 x西陵之战,陆抗挽救了东吴政权,公元273年,陆抗进位大司马,荆州牧。
0 y7 i5 y3 K; M( B& {' C) x
9 Y9 T5 X; @/ e) _, H此后晋朝改变策略,对东吴保持怀柔政策,不敢轻易用兵。直到陆抗死后一年,才敢再次对东吴动武,灭亡了东吴。所以说,陆抗不死,东吴不灭,并非夸大之辞。2 s" ]. d2 C7 M7 N4 Z8 W- {/ D) @( i' j; t

& {6 f# y5 L6 L' t: f- R5 l! \8 @东吴陆家虽然是“四姓”中最小的一个,但是在东吴政权内部“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堪称东吴政权最强大的势力。
& l% A; d( g4 G( Z, G2 I$ P0 ~+ b( G! A( F4 @/ j
不过,大家不要以为陆家只出陆逊、陆抗这样的军事统帅,陆家在人文领域也同样人才辈出。最著名的,就是陆抗的儿子陆机。
* q- H! F, Q9 v- D
3 g# W. D( ?; D6 U/ W4 p5 F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二十岁时,孙吴灭亡,他返回故乡,“乡居十年,闭门勤学”。晋武帝太康十年 (289年) ,陆机与弟弟陆云一起北上,来到京师洛阳,他要用文学作品作为敲门砖,在新集团中谋求政治发展的资本。很快,他俩受到太常张华的器重,评价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从此,二陆的名气在洛阳朋友圈里传开,当时洛中流传“二陆入洛,三张 (当时北方名士代表张载、张协和张亢三人) 减价”的民谚。有个叫君苗的铁杆粉丝,竟到了读罢陆机文章,“辄欲烧其笔砚”的狂热程度。
! O6 u4 X" m$ O5 N. `* B! i; j7 ^' T% N
然而,西晋是一个更加重视门第的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中原的门阀士族根本瞧不上来洛阳发展的南方士人。在他们看来,这些南方士人都是一群乡巴佬。因此,陆机的仕途一直没有什么起色。7 k' r7 B7 S% B* {9 k
, v& B4 J3 Z. ]0 R; T7 p
一直到了八年后,晋朝发生“八王之乱”。陆机因曾在赵王司马伦手下任职,司马伦篡位称帝失败后,陆机也差点被处死。后在成都王司马颖援救下,减免死刑。陆机于是转投司马颖,任平原内史,有了“陆平原”的代称。
9 I7 c  ^% ^" |: W* X+ Q
& T  |- j- n# O3 @* L眼看各地藩王的夺权之战进一步升级,诸多南方士人纷纷抽身保命,返回江南。然而,陆机认为,政治局势混乱不是深渊,而是能让自己往上爬的梯子。他选择留在洛阳,要跟着司马颖大干一场。司马颖委任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成为联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的前锋。9 E' J, G2 N- ^' M

; p. a* S# u& S  ?0 N- }然而,陆机南方士人的身份,难以服众,军队还没有开拔,就有诸多人前往司马颖那里“嚼舌根”,“打小报告”,说陆机不可信,有“异志”。
! W# @0 T4 n1 a4 B
7 D; A2 L' o8 y7 V众口铄金,司马颖立刻命人拘捕了陆机,并处以死刑。临刑前,他只留下一句“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 ^- e, D; }! Q: ^+ f" {
; V( i/ h1 d7 n2 ^9 J9 J& p陆机虽没能在军事上建功立业,但是他在人文领域大放光彩。陆机流传下来的诗歌,有105首,大多是乐府诗和拟古诗。他的诗歌辞采华丽,注重山水景色的描写,诗风繁缛,被誉为“太康之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将陆机与曹植并称。+ s3 V9 Z) H1 M. C% \8 _* Z, m

" h) L& L7 I! G" o' ]除诗歌外,陆机还擅长作赋,今存27篇。陆机的书法也独步一时,其章草《平复帖》,是目前所知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也是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被誉为“法帖之祖”。7 m) t+ m7 N: {; g0 F
8 n9 U3 {; f8 O
东吴陆家,在两汉三国魏晋的政坛上,都是不可忽视的角色。 没有陆家的呕心沥血,就不会有东吴的生存与发展,不会有三国鼎立天下的局面。 三国独特的政治生态造就了陆家,而陆家的兴衰也成为理解这个时代的一把钥匙。
! H) T7 g" E& N$ z8 u
" C7 U# v" C2 F;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