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版主
- 积分
- 6182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C: b( O5 v% M( w; R& J) J
袁术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有名的人物,不过后人对他的印象可能更多是笑话。袁绍、曹操这些有头有脸的军阀都没有称帝或者僭号,袁术就这么干了。结果两年的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沦为了一个笑柄。其实袁术打算僭号或者称帝的时候,他的部下就很有很多人反对。那么袁术僭号为什么在内部有这么大的阻力呢?
1 [8 Y$ W8 p5 t9 P/ s5 f/ l1 U% b. h" x7 ~
袁术的个人野心1 Z* W6 t) R! @
袁术僭号的具体时间,是在东汉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但是袁术表露出对取代东汉朝廷的野心,还要早于这个时间。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袁绍等人组成联军讨伐董卓,但是''汴水之战''的失败让关东联军遭遇巨大的打击,讨伐董卓的热情也被浇灭。5 {/ W7 E+ _$ e/ K3 h' p2 J
' {0 q- M9 C T- H6 D# I' R
这个时候袁绍有了新的想法,干脆不去救汉天子刘协了,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和董卓东西分治。当时关东联军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袁绍和袁术,袁绍和袁术商量这件事,但是被袁术义正言辞地拒绝。袁术拒绝拥立刘虞倒不是因为他忠于刘协,而是野心使然。袁绍、韩馥拥立刘虞为帝,即使袁术支持,那也不是首功,肯定要位居于袁绍之下。而且袁术这个时候也未必没有取东汉而代之的想法。0 _- ^% S8 l; q1 d: ?
1 `& o. Y2 B4 I: \7 q: @# w$ K* L2 o后来董卓被杀,董卓的余党又控制了汉室。但是董卓余党没有董卓这个领袖,实际上是一盘散沙。在中平二年(即公元195年),董卓余党中最强大的两股力量李傕和郭汜爆发矛盾,互相进攻,汉献帝趁着这个机会逃往洛阳,但是又被李傕、郭汜等人穷追猛打。汉献帝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以至于露宿野外。
6 A: h' T8 H* H( w4 H) ~& R* }# |% y
汉室的尊严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也给袁术一种感觉:汉室就要彻底崩塌了。其实袁术的感觉也不能说错,之后的汉室纯粹是曹操扶植的傀儡。袁术觉得自己行了,打算僭越,否定汉室的统治,摆脱汉臣的身份。袁术的部下大多不认同这个决策,但是不敢提出来,只有阎象出言反对。; m9 K2 x; ~; U; I! x9 I; L
6 O3 e0 L6 k. r6 U/ c* a5 O4 q
不过野心这个东西一旦膨胀起来就不好再收缩,何况还有实力作为基础。于是在建安二年,袁术用河内人张炯进献的所谓符命而僭号。其实袁术究竟有没有称帝还在两可之间,《后汉书·袁术传》说袁术在穷途末路的时候要''归帝号于绍'',而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又说袁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没有称帝。, I7 S7 _' i( |. k" { K2 L
不管怎么说,袁术肯定是超过了规格,部下称臣;舆服用天子制;两个妃子互相争皇后。有没有称帝已经不重要了。袁术自称''仲家'',''仲''有第二的意思,距离第一的皇帝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x3 x' I: f ~% U5 i# J
2 X5 M6 [1 n! x9 y" G8 M; a7 f5 \
袁术僭号的后果) I* `' g# \- C. O3 W) a
袁术僭号或者称帝这件事,他的部下肯定有同意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就说有人劝袁术直接称帝。但是还有非常多的人不同意,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袁术的覆灭。/ _6 f- a0 f5 r2 K& ]
首先就是袁术手下第一出名的大将——孙策。孙策继承的是孙坚的部曲,然而孙坚本身就是袁术的部下,后来孙坚战死后他的部曲更是投靠了袁术。说孙策是袁术手下一点毛病都没有。
0 N* y- |2 {& X, r/ A% }! ~2 Q/ I) H2 ^& u
袁术要僭号,孙策不同意,给袁术写了封信劝他。其实这里孙策做得挺够意思了。孙策有自己的班底,自己的军队,还有自己控制的地盘,趁袁术僭号的时候趁势脱离袁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袁术不听,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孙策于是脱离了袁术集团,还带走吴景、孙贲等人。8 v# Z) M$ c I7 b; F% h
7 d0 L! q7 O! p$ U: y. b' _. @' N
然后是袁术的部下。上面小编也提到了,袁术大多数部下都反对,领头的是主簿阎象。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人物。袁术在接近覆亡的时期,曾经到潜山投奔他的部曲陈简(一说陈兰)、雷薄,但是被二人拒绝。既然陈简和雷薄都是袁术的部曲,为什么会跑到潜山中成为山贼呢?小编认为很有可能是因为袁术僭号而脱离袁术,最后也是拒绝收留袁术。. m; U2 `% K' Z+ K( I9 c1 f Z' E
% z4 h8 N) I8 d7 |1 g0 r另外还有周瑜和鲁肃。周瑜和从父周尚都是袁术的部下,周瑜''观术终无所成'',于是求为居巢长,实际上跑到江东;鲁肃是袁术所置的东城长,看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于是和周瑜一起跑到江东(不过后来一度回到江北)。这件事发生于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也是袁术僭号之后。) C" f* e4 f H
9 \' g0 C3 n. t- D( P" V最后是袁术的盟友。袁术有一个比较尴尬的盟友,就是吕布。二者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吕布偷袭刘备的老家,里面就有袁术的影子。袁术为了拉拢吕布,和吕布联姻。吕布听从陈珪的建议,拒绝与袁术联姻。于是双方爆发战争,袁术大败。随后后来吕布和袁术还有联系,但是也不能忽视这次战役给袁术的打击。; p* h/ G6 t( E" H: m
, _* [0 O. S, @/ D- T/ v! `袁术僭号为什么引起''公愤''?
* e, D, d/ ]5 W" K汉室衰微,军阀们打算取而代之是很正常的事情。口口声声说要做''汉征西将军''的曹操,就是篡夺汉室政权的绝对主力;以光复汉室自居的刘备,也隔空弄死了刘协,还杀了一个劝说自己不要称帝的雍茂;孙权就更不用多说了,确实没啥好说的。
# O. q- O& {9 t% f# _. m" z
$ N" ^. {- e. p! @: _$ m至于袁术的部下,对汉室大概也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孙策对袁术尚且做不到忠诚,遑论已经名存实亡、且对自己没有什么恩德厚赏的汉室;鲁肃更别提了,去见孙权的时候简直把''乱臣贼子''写在脸上。
0 x6 Q7 o& K% g( E袁术僭号或者称帝,自己的部下也会水涨船高,比如原先只是袁术的一个佐吏,袁术称帝之后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政权中的重臣。而这些人也谈不上什么大汉忠良。那么袁术僭号后为什么会引起''公愤''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袁术没有足够的把控去取代汉室,一旦僭号之后,就等于自绝后路,他的部下也很容易受到牵连。 w" Z1 L* _; x1 a2 `$ e
9 N1 O7 C( z% h9 s* A我们举两个例子,也是汉末三国时期两个称王者的情况,甚至还没有称帝。凉州各个军阀中有一个叫做宋建的人,他不像马腾、韩遂那些人那样活跃,想往关中扩张,而是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自称为''河首平汉王'',手下有丞相等文武百官。结果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夏侯渊消灭宋建,''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 I6 D. V8 t0 }8 x8 W, F) A
8 y6 Y/ X) j. l! w- |& y5 [再来看看公孙渊。辽东公孙氏一直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军阀,从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到公孙渊,虽然有过向西扩张的想法,但都没有太大成本地进行实践。到公孙渊的时候,公孙渊在曹魏和东吴之间疯狂摇摆,最后自称为燕王。司马懿率军消灭公孙渊,然后''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7 D* f. ~- M! ^ M' O4 w% h! y" E6 t
- R5 Q- K, k# t( h* l1 W
从上面宋建和公孙渊的例子来看,军阀称帝,其部下确实能够提高身份,但是也冒着相当巨大的风险。曹魏取代汉室是大势所归;刘备称帝有益州这样一个易守难攻的基业;孙权称帝也有扬州、荆州、交州三州之地,他们已经具备建立一个政权的实力,而且也有一批忠于自己的铁杆。1 U w% \# f0 _- C
反观袁术,在建安初年就要称帝,没有时间培养绝对忠诚的部下;同时实力也不够,很大部分是孙策的控制范围;更重要的是汉室的影响力仍然存在,谁敢僭号谁就是乱臣贼子,成为众矢之的。袁术头脑发热想过皇帝瘾,其他人不愿意冒这个险陪他过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 t0 J) F$ `1 ~
* H1 ?& k# [& [& o% ~; q- Q7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