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59|回复: 0

诸葛亮跟郭嘉有五个共同点,郭嘉的早亡是刘备的大幸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20 19: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r( |6 w4 a3 I+ Y
自从易中天老师开讲之后,在曹营当了十一年军师祭酒的郭嘉忽然成了可以跟诸葛亮相提并论的超级军事家,甚至出现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名言”。
' k5 M6 T/ u; W" @( Z5 C
3 o6 i6 ?; v# h& d9 j2 _  笔者十分尊敬并感激这位易中天老师,有很长时间睡前必听一段《品三国》或者郭德纲相声,是这二位的声音伴我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5 i7 N" @( x" D! I: U3 D" L

* j+ l: h* q/ a! S8 e$ F  赞扬郭嘉,这本没有错,引用的史料也没有错,郭嘉在曹营位置很高,这更是事实:按照《三国志》的排序,郭嘉在曹营文官武将中的位置,仅次于诸夏侯曹、荀彧、荀攸、贾诩、袁涣、张范、凉茂、国渊、田畴、王脩、邴原、管宁、崔琰、毛玠、徐奕、何夔、邢颙、鲍勋、司马芝、锺繇、华歆、王朗、程昱,还在董昭、刘晔、蒋济之前,说他是曹操集团的核心人物,一点都不为过。
2 F4 ^6 z% n! P8 L
, g1 B% {4 c7 c& p9 p9 W0 {! P8 W0 z
5 |  f/ A3 `5 [* U' _+ z1 i  但是易中天老师说郭嘉跟诸葛亮有五个共同点,并且说“郭嘉的不幸,是曹操的不幸,是刘备的大幸。”笔者却不敢苟同,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看看郭嘉和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这五个共同点,如果郭嘉在,能否避免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
9 ]3 ~0 D7 O" h/ |1 ~6 J; I6 H1 {" Y5 e2 R/ G. U, W4 F
  为了表示对易中天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下文将他所列的郭嘉卧龙五个共同点用黑体字标注,相关史料和笔者评述,就不变体了。9 _$ p# H4 V5 u

1 h1 k  _1 q# Q7 S  第一,他们都是少年天才,郭嘉出山的时候27岁,诸葛亮出山的时候26岁,而且一出来就表现得非常地成熟,对于时局看得很清楚,而且每一个主张都能够实施。( q/ }% {+ Z' x' T, x2 H1 v
/ q! B. I) @* P+ P% L
  郭嘉和诸葛亮是不是少年天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不需要深究多少岁才算少年的。
; M$ T% a/ B. W( s' d% K( S" c8 m8 K& _- J$ E% T! @
/ [$ j  d  U8 V; B
  在人均寿命极低的古代,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过了二十岁,就是货真价实的成年人了,如果十四五岁或十七八岁还不结婚,朝廷是要过问的。8 E- |, |+ a+ q0 e2 N) b( m4 C

0 f& `. K1 ]) W. X4 `  郭嘉和诸葛亮是否算“少年天才”,咱们只要看看三国三巨头崭露头角的年纪就知道了:曹操,生于155年,174年被举为孝廉并就任洛阳北部尉,在任期间,打死了蹇硕的叔叔蹇图,184年,以骑都尉大破黄巾,升任济南相;刘备,生于161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二十四岁的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征讨黄巾,并于188年因公受封安喜县县尉;孙权,生于182年,200年孙策遇刺孙权接班,208年,孙权与刘备联手在赤壁火烧了曹阿瞒。# W# R$ o) D; |0 C
6 e2 b" I7 j( U- B2 G9 p' K/ w) ^
  如果说诸葛亮郭嘉不能跟三国枭雄相提并论,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曹营其他谋士:荀彧,生于163年,189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191年荀彧离袁绍投曹操,被评价为“吾之子房也”。
6 v/ [5 L* C0 T/ S! P1 B; O
* h9 @, o9 {: C4 z# [  第二点,这两个人都审于量主,就是这两个人都会为自己选老板,郭嘉是先投靠了袁绍然后改换门庭去找曹操,诸葛亮是坐在隆中不动等着刘备出来。) C% f0 B! c+ v+ V
7 {0 J9 b, Z; k/ V% D) f

0 R) v4 b- w( I  在挑选老板这件事上,郭嘉显然不如诸葛亮。
* z1 b& n) x& I$ H
2 f! c# h/ G2 J, A  ]: p( o  郭嘉是二十七岁出山不假,但他一开始跟的是袁绍,要不是曹操的重要谋士戏志才英年早逝,郭嘉连进入曹营的机会都没有:“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
: T6 S8 s* A! g% A* D+ i3 |8 E
. p& J, v; n$ O+ w# A3 p& |6 f( a) J  刘备用诸葛亮,是“就见”,曹操将郭嘉,是“召见”,刘备和曹操同样求贤若渴,但是郭嘉享受的待遇,显然不如诸葛亮,这说明诸葛亮技高一筹——如果郭嘉选择了刘备,能不能比诸葛亮还受重视?
  H1 p5 n6 A6 Q- ]% ?
8 y' j; K  @: O  第三个呢,他们都谋功为高,他们对各自集团的贡献都非常之大。" w  s% I2 p/ {. L! `1 z( r

' f7 S- N9 k/ E0 t2 n- L0 X: k
* L# G/ }; h! F+ l  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诸葛亮:“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L2 Q. g$ P  j' x# ^6 q% E2 x

* Y4 b- K9 K$ x0 I4 W1 g5 {  诸葛亮对蜀汉集团的贡献,当然是有目共睹的,连跟诸葛亮有些宿怨的陈寿,也不能不承认诸葛亮是治蜀第一能臣。
) y3 I+ u" f! F  s9 s6 `9 g" ^4 _) k- F2 m- m, A6 H
  反观陈寿对郭嘉的评论,好像就不那么美妙了:“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p5 s' Q2 Z: j3 |. ^7 b

% C8 j; v8 k+ R- R" c) d  按照陈寿的意思,程昱郭嘉的谋士技能,可以跟荀攸相提并论,但是在品行上,似乎还有些欠缺,至于跟荀彧相提并论,这些人好像还没资格!
  y& O5 Z+ J$ ?. q5 @$ g2 N4 M! V) m
. {; [, p+ H+ N  第四个呢,他们都忠心耿耿,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郭嘉也是这样。
2 F$ U6 K' ~0 G8 J0 E0 T3 W0 e
( n  g0 x+ [- g  M8 W0 |9 i/ ~! w. L& n4 b
  诸葛亮忠心耿耿自不必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也是对诸葛亮的准确评价,但是用在郭嘉身上,好像就不能那么恰当了:诸葛亮从一而终,郭嘉有白键生之毁。$ o, [8 m- x# b, `3 Z  e
% H  g2 S) t3 ~- I2 V3 P8 B5 f
  诸葛亮的人品是无可挑剔的,但是郭嘉在曹营,一直有批评的声音,而且曹操似乎也承认郭嘉做事不太地道:“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 [' y& o3 ^' F

/ Q1 b" P0 n7 E+ @  如果陈群多次当众训斥郭嘉行止有亏是诬告,那么曹操也不会让他当曹魏集团的组织部长(西曹掾属),更不会对陈群的举动表示赞赏。
+ Z/ J5 S" Z; Q! \0 Q0 C! V! j  i; ]& ?; Z# G
  第五个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与托以后世有关,诸葛亮这个没有问题,刘备是托孤的,白帝城托孤把刘禅托给了诸葛亮,而曹操自己说他也是准备自己百年之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的,没想到郭嘉先我而去。
- a8 |, a: [, M( o6 S4 ]6 `9 d+ ^9 v% X4 Y! c, U% m3 C

* S" P6 v) J  d- I- v4 N  读者诸君都知道,曹操是很擅长夸人的,这可能也是很多枭雄拉拢人心的惯用手段。至于曹操表示要把郭嘉当成托孤寄命之臣,笔者怎么看都像是客套话,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说,郭嘉的优势就是年轻,至于能力,未必比其他谋士强:“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u7 {- ^; F' G/ {
$ N  {; R; [3 Q, {6 s
  如果曹操想把郭嘉培养成托孤重臣,那么首先要提升他的官职和威望,起码在爵位和封邑上不能太小气——郭嘉在军谋祭酒这个职位上呆了十一年,到死也只有二百户食邑,是曹操觉得过意不去,追加了八百:“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6 v+ a$ C6 q2 d) s' e
7 G7 V5 R9 {1 I% C% z& Z. c5 g% r2 T
  有人说“并前千户”,指的是郭嘉原先食邑是一千户而不是二百户,这是不需要争论的,因为曹操就此事给荀彧写的信中说得很明白,就是把郭嘉的食邑增加一些凑满一千户。
! ?* X- A: I2 }( ^  }0 l
) r$ N: A6 c/ x& b/ C; u7 G8 @
# p2 @) C/ f- m  在后汉三国乱世,诸葛亮指挥打了哪些胜仗,这是有史料可查的,当然,诸葛亮也打了不少败仗,比如他初出祁山伐魏,就输给了张郃,后来跟司马懿较量,也是各有胜负。$ I2 j0 x7 A) O1 h7 E5 f" m& A$ Z

) ?+ K4 z" P6 v" ?9 X$ y# {  u! i8 H' \7 X
  诸葛亮的战绩和政绩有据可查,但是要找郭嘉的这方面的资料,可就太难了——曹操知人善任,是不会让军师祭酒带兵打仗的,当然也不会让他像荀彧那样坐镇后方假扮萧何。5 x5 O- j# }" R) M! ^

8 [1 s1 b8 i6 c/ b7 P  于是易中天老师所说的郭嘉与诸葛亮的五个共同点,好像就有点站不住脚了。3 r' k& R6 T0 c& D; L. A
! t6 f2 ~& p3 U8 l$ d
  易中天老师精研三国史料,而笔者连毛皮都知之甚少,所以只能把这五点列出来,最后的结论还是要由读者诸君来下:以您之见,如果郭嘉不死,能否避免曹操的赤壁之败?如果郭嘉长寿,能否取代司马懿的位置,与诸葛亮实现巅峰对决?0 [0 q3 P/ o8 K2 M1 l# a9 J

( j1 |  ^5 V5 {1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4-7 12:59 , Processed in 0.11645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