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 N- a, L5 ^2 Y 关羽有足够的自信,而马超刚刚投降,手下只有一个跟魏延差不多的堂弟马岱,人单势孤身在虎穴,气势上弱了不只三分,所以打起来是半点好处都捞不到的,于是就有了第三个结果:关羽挥刀马超挺枪,打过三个回合,马超马上弃枪下马,表示自己武功不济甘拜下风。$ ^" R. B2 A4 v: K2 u- a
8 L! y: b: a2 Q* S+ Z 关羽为人欺强而不凌弱,只要马超下马认输,他就会不为已甚,哈哈一笑,这件事就翻篇儿了。9 m! B' J1 K/ J% F5 n& d1 [1 G K; t" K
+ k/ ]) s9 O% c
这结果看似皆大欢喜,但其中却蕴含着,刘备和诸葛亮,绝不希望存在的隐患:马超口服心不服,暂时保命之后就会离心离德,琢磨另攀高枝儿——马超曾经帮曹操打过郭援(袁尚麾下大将,钟繇的外甥)、高干(袁绍的外甥),也曾跟韩遂一起打曹操,还曾依附过汉中张鲁,他彻底得罪了曹操韩遂张鲁,但是却没跟孙权有过矛盾,如果他带兵投奔孙权,那个碧眼黄须的家伙一定会举双手双脚欢迎的。 2 @) {( Y$ S( b% [) `. o* w " p+ O" k6 E2 F0 p, E9 z, Q i% }1 Z* ` + [! w& V* {6 \* l 关羽赢了,马超死;斩杀关羽,马超死;马超违心认输,马超逃。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打起来,马超在蜀中的日子就到头了,最后吃亏的还是刘备和诸葛亮——如果关羽败亡,荆州就失去了最佳守将,马超被杀或出逃,就会成为最坏的榜眼:蜀汉君臣不能容忍,也就断了四方人才的归附念头。- `$ V& D8 e9 | Q U
; L6 ^5 ^, v, I
读者诸君都知道,蜀汉人才匮乏,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根本没法比:诸葛四友有三个投靠了曹魏,刘备的朋友孔融(刘备对孔融有救命之恩),宁肯在曹操手下搞工程建设、当财政保管员(将作大匠、少府),也不肯到成都投奔刘备。 * |7 T' `3 x7 |" d8 v! N # i, {% Q6 v, `: C4 G 蜀汉只有那么十几员大将、七八个谋士,这些人还要分成涿 州派(刘关张简雍)、徐州派(糜竺糜芳孙乾)、荆州派(诸葛亮、庞统、黄忠)、益州派(法正李严吴懿吴班),马超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刘备,本身就是在夹缝中苟延残喘,如果被关羽或者张飞赵云诛杀,曹操肯定会大做文章,益州派也会兔死狐悲。 ; r% E8 K/ q& g& s+ w) g; q: r& E( l
+ e# J. C! H5 F* B+ ?, b7 A
所以不管怎么说,刘备和诸葛亮,都不会允许关羽,真的入川与马超搏命,从这件事中,我们也看出了蜀汉阵营特有的矛盾:许褚、典韦、徐晃、张辽、张郃都是悍将,也曾经刀兵相见,但是,凑到一起可没有互不服气要一较高下,孙权集团有十二虎臣,虽然程普曾经不太服周瑜,但最后还是握手言和,甚至甘宁与凌统,也化干戈为玉帛了。 / l6 G, ^! c/ V% D6 d ' J1 [ O+ z# l5 j$ q 只有关羽、马超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看《三国志·卷三十六》,就会发现两段令人惊讶的记载:“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 T$ E0 i, z) y6 J- }- z4 \# x% I; c! ^
这两段史料说明,关羽其实是在马超的地盘上中了东吴的埋伏而牺牲的,如果马超率兵接应,关羽就有可能逃回成都了。 \9 G1 t/ C2 Z! d 8 n) h' O1 T" n( @! r 关羽和马超这辈子没见过面,如果在临沮相遇,倒是一个一笑泯恩仇的大好机会,刘备和诸葛亮做梦都会笑醒,只可惜关羽死在了马超地盘上,却没见过马超,就是想来一场单挑,也没机会了。8 [4 M Y* ~: L. o
% z/ R; G3 T$ n1 U8 B+ \) k 1 s) R- C# d& X 关羽跟马超单挑谁会赢,这一点大家一直争论不休,但是从这件事中,我们也看出了,蜀汉集团的深层危机:即使是刘备,也没有绝对权威,他不像曹操和孙权那样,在自己的地盘上说一不二,刘备没了之后,诸葛亮也只能勉强压住阵脚,极力避免出现大乱斗,李严、魏延、杨仪都不消停,诸葛亮成了蜀汉裱糊匠。 - h) O! h( t+ p3 z' {8 y + D/ D, L2 ~4 i 本文无意讨论关羽,和马超单挑谁会赢,但是可能有读者会对此感兴趣:如果双方耗子尾汁都讲武德,打起架来点到为止,只分胜负不决生死,而张飞赵云保证不拉偏架,那么这场比试谁会赢? # u3 k4 a) i7 B' h) k, G+ n 9 o$ |" G1 P5 r$ E. [4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