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8 G/ K) C' z% w, i- w, F 在一千年的时间里,曹操都是三国时代的奸诈代言人,也是许多人提及三国时必骂的对象。
* r. i* Q$ C# r! a5 J+ H
, ?: n( H1 z" t1 B 不过,后人骂得再厉害,都不如听同时代人的谩骂。在三国时期,还真有这么一个人,骂得曹操狗血淋头,让那些黑曹操的人找到一种跨越千年却能同仇敌忾的快感。这个人,就是祢衡。6 k4 V, m5 C' t# q' x
* d) h0 N& J" F' s/ W$ N x
在《三国演义》里,祢衡的出场可谓是风风光光,由大才子孔融推荐入仕。可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祢衡,却是以一种非常滑稽甚至诡异的方式出场。
: [5 R. v, r+ J3 d; {' m: m) Y# a6 K3 Q
初窥仕途
2 S& X3 R0 u% C# g 建安初年的时候,随着汉献帝被迎奉到许都,年轻的祢衡也来到了新的政治中心谋求仕途的发展。他刚到中途的颍川,就忍不住做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名片(当时叫做“刺”),想要找达官显贵投递。可是,祢衡自己又恃才傲物,谁也不放在眼里。所以他一直把名片放在怀中,直到名片上的字都磨得看不清了,也没有拿出来过一次。
0 s8 j8 s3 @, t2 {9 |
6 J4 g1 a7 _4 G: A& l0 A 等到了许都之后,有人劝他去找陈群或者是司马朗(司马懿大哥)自荐。这两个人都是当时士族的年轻才俊代表,后来在曹魏建国的路上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祢衡根本看不上这两个人,甚至还讽刺道:“我怎么可能投奔这种像屠户、卖酒贩子一样的人!”
9 P5 A! p' w5 ^3 j+ X. u& t4 U% J! O% O
那人又追问说:“那你觉得荀彧、赵稚长怎么样?”
6 u* F) W R; @. n6 d- b
& \ e" @( h" }: B3 j- P, b( g$ d- n G6 y8 M4 S' P) W
祢衡冷笑:“荀彧那张脸,用来吊丧正好;赵稚长的大肚子,怕是只能用来监厨吧!”赵稚长的事迹后世不详,但荀彧可以说是当时最有风度,也最有才华的人了,却被祢衡说得一无是处。
% W F; `+ X0 W& D4 y5 `3 L( a* t* O9 w# w
那个提建议的人可能觉得自讨没趣,又或者认为祢衡朽木不可雕,也没有再继续询问下去,只留祢衡一个人,在角落里孤芳自赏。
/ \ z" @; X# k/ x6 |$ d1 u+ [4 o$ w8 T, O8 }) B, q
备受推荐
. ?1 v* ?. o8 z' d5 G2 [ 其实,祢衡眼中也有看得起的人,不过这样的人的确是凤毛麟角,全天下也只有两个,那就是孔融和杨修。他看得起这两个人的方式在今天看来很幼稚,就是管他们叫儿子,还排了大小:大儿子孔融,小儿子杨修——听起来还是像骂人。然而实际上,孔融比他年长整整20岁。' w: f9 B: H- H8 @
5 M7 e+ O0 B0 l1 F/ T* J
孔融似乎也并不因此记恨祢衡,而是一眼看到了祢衡的大才,并且大加赞赏。公元196年,孔融写了一篇表文,向朝廷推荐祢衡。甚至把满朝文武比喻为猛禽,即便几百个加在一起,也不如祢衡这一只鹗。; c' Z) S& q, c G) [: L
+ l/ c% W( {/ g" @; _ 孔融也知道,当时的朝廷,已经在曹操的掌控之中了。于是,他单独向曹操推荐才子祢衡,却万万没想到,这次推荐掀起了一次巨大的波澜。2 F3 L9 W! W% c
7 r' K) y9 {* w5 v4 R" n0 ?$ h
4 K$ y. r$ t1 d& w6 E/ ~" e羞辱曹操
( [# K7 I- g. }. v 曹操当时正值延揽人才的关键时刻,于是欣然同意启用祢衡。孔融兴致勃勃地去找祢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没想到,祢衡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还以自己癫狂为理由,拒不前往拜见曹操。按照祢衡一贯的风格,他在拒绝的同时,不好好发挥自己的才学辱骂曹操一番是不会停止的。. {3 i* h0 C( Z9 t% T
) q; v% {" }1 a 作为出了名的暴脾气,曹操还是忍住了杀人的冲动,而是选择羞辱祢衡一番。他听说祢衡善于击鼓,于是计上心来。过了几天,曹操举办了一次很大的party,邀请了很多人来参加。人越多,曹操越高兴,他以为自己的小伎俩可以更好地发挥功效。
5 Q4 Q) j( n1 x5 S; E* Z4 U4 A( \' I! ~7 d, e! m, C
酒过三巡,曹操请祢衡为大家击鼓,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U9 \: N5 x1 |# v2 L A+ h
# Q2 i4 R, f5 @5 q 祢衡刚拿起鼓槌,那些看祢衡不顺眼的官吏就吼道:“你懂不懂规矩!击鼓怎么能不换上击鼓专用的服装!”骂就骂了,他们又不给祢衡准备更衣室。众人这才明白,如果祢衡不换,就显得不懂规矩,又扫了所有人的兴;如果祢衡真的换衣服,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自然会臊得满脸通红。; N: T1 D* o4 l# X
. Q' d$ J# g8 W1 K
祢衡是何许人,他会怕这些?只见他面无羞色,十分淡定地脱了个一丝不挂。原本曹操想看他的羞愧难当,结果希望完全落空。这样一来,大家也都明白了曹操是在故意和祢衡过不去,反而显得曹操心眼小。
/ I$ u1 o f! E# b+ j$ C& [
# T0 C1 G* \% J* M$ g
4 g4 H! B7 u C7 Z 过了一会,曹操自己也憋不住了,笑着给自己找补说:“我原本想羞辱一下祢先生,没想到反而被他羞辱了,多尴尬。”
, H6 _/ K% ?; A) m) P
) R% p/ ?7 }8 N# {( D: H* G$ g0 H 宴会结束后,连一直看不上曹操的孔融都觉得祢衡有点过分,找他说:“你好歹也是一个大雅君子,这样做合适吗?曹孟德可是非常诚恳地想要招揽人才,也非常欣赏你,你就借这个机会大展宏图,不也是一件美事吗?”
' Z+ W* y# \6 V# ?/ w8 x7 c# c/ v4 {
反复劝说了半天,孔融终于见到祢衡松了口,于是喜出望外地去找曹操说好话,希望曹操既往不咎,任用祢衡。
0 x) D# o# \% @+ j% V6 W$ B
4 y- G' B/ q% ^ 曹操也非常高兴,马上大张旗鼓地准备迎接祢衡,并且告诉守门人,祢衡来了就一路绿灯,直接带到自己面前。. M" _+ Z8 d5 K' h
' B& ~ f' X" Q' `4 k
守门人知道曹操多难此后,所以也很郑重其事地等候着祢衡。没想到祢衡来了,怎么请也不进去,却自顾自地坐了下来,拿着手里的手杖,一边敲击地面一边骂曹操,骂得还非常有节奏。守卫怎么拦也拦不住,只好叫人进去通报。. m5 x8 h! y1 [
$ C8 G1 ^8 T! P+ p/ Q( p* S
本来兴致勃勃的曹操听说之后勃然大怒,把孔融叫来大骂道:“我弄死祢衡像弄死一只老鼠一样简单,只不过是看他有才名,不想让人觉得我小心眼。我这里庙太小,容不下这尊大佛,让他去刘表那里发展吧。”, h5 T% F6 G" M+ v# U& G
- q5 ~. l+ {% v
) E% ^5 H: M# N) v5 p" \( G3 t$ z侍奉刘表
5 Q( g5 T+ V# ~3 ~' H7 R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刘表这个人心里比较狭窄,表面上却十分豁达。因此,将祢衡送给刘表,并不会显得自己小心眼。他也算准了祢衡一定会骂刘表,早晚会被刘表穿小鞋,真可谓是一箭双雕,老奸巨猾。1 g1 e# |# N. d, V1 g
S$ t8 O, Q: S& U& e4 W 在祢衡走的时候,曹操还特意安排人去送行。不知道是曹操的本意还是这些人不约而同,他们决定对祢衡视而不见,祢衡来的时候,这些人就像郊游一样有说有笑,有躺有坐,就当祢衡不存在。
; ?' \* C. N# L3 B. f: [
6 G) w! f; k3 a* n% Z0 U; L 祢衡见状,当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 v2 E" N6 I8 {" W$ q7 J
4 R/ i: J* R/ ~, l" n; D6 P: J 众人自以为得计,还假装关心祢衡,问他:“哟,小伙子年纪轻轻,什么事这么悲伤啊?”
6 k4 f1 o( N# ^! x* h- g9 L
* w# N. p3 P* K/ f1 J0 Y3 S& I 没想到祢衡再一次发挥了他骂人的本事,哭着说:“这些坐着的都是坟,躺着的都是尸体,我坐在坟圈子里能不哭吗!”一边说,一边哭着起身离开,心里却冷笑不已,留下后面的人气得直跳脚。
9 E& F3 k. }% V& ?
5 X, Q. _ X: T 果然,在祢衡到来之后,刘表十分欢迎,荆州上下都对他十分尊敬。平时发布的文章、讲话、上表,全都由祢衡刊定和认可才能通过。甚至有一次,刘表和荆州许多文人共同草拟的表文,自以为写得不错。结果祢衡看到之后,马上撕得粉碎。刘表等人还没从惊愕中恢复过来,祢衡的文章就写好了,而且远比他们众人合作的文章要好得多,于是大家对他更加佩服。
. n" {% O* H' x% H: {
, ]; i8 D4 A* v4 N3 ~# W! N- E
7 f# M4 |# L: z' P 可是,祢衡的好脾气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又开始骂刘表。刘表的心眼比曹操小得多,下手也更黑。他不亲自动手,而是把祢衡打发到了自己手下大将黄祖那里。他知道,黄祖是个大老粗,才不会管什么名声不名声的。
, ^3 x% ~; z$ {9 W f. @* X }8 a- ^" \. L! Z0 f( x
来到黄祖帐下后,祢衡交到了一个好朋友,那就是黄祖的儿子黄射。
' x1 X) r) N% [/ @: q; @7 w% C; Q; ?9 Y
可是,就算学富五车,他仍然对一个成语没有什么了解,那就叫爱屋及乌。别说乌,祢衡连黄射的亲爹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黄祖在船上大摆宴席。酒过三巡,祢衡就开始骂黄祖。
' L9 T6 I- t; Z$ C0 M! D" u* r* c
; [% ^- n( f' [ W) x, O( O8 C8 N 黄祖一辈子只知道带兵打仗,明白务实的道理,从来不管那些面子上的事。他一怒之下,叫人把祢衡砍了。连主帅都被骂,可见手下其他人不止被祢衡骂过一次两次。他们早就怀恨在心了,于是给这次斩首任务开了绿色通道,随便拉到一个地方就把祢衡一刀砍了。可怜一代才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而黄祖的儿子黄射听说祢衡惹了父亲,来不及穿鞋就来求情,但还是晚了一步。
8 w/ B5 J" n% a9 E* |( y) J4 ?" P$ e6 n" d/ b% D
' e) W/ @' U3 [- j' ^ Y8 \3 m
死得冤吗?
1 `7 d8 \7 w- B& Z0 h4 N* a- g% W 自古以来,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人们对于敢当面骂曹操的祢衡都倍加同情,认为祢衡死得太冤。
/ O) s8 D" G1 B; T9 y' Q
# }) Q& n- J6 ?" i& I2 F2 f 诚然,在我们这个法治社会,很难理解一个人仅仅因为骂人就被杀的事情。但是,在古代,人治社会就是这样随性,尤其是在东汉末期那个乱世。
7 ^9 `# h# Y# f5 B. p8 [. I. `4 T* [( u8 _6 t; x; x
但是,如果你和这样的人相交,你也不会感到舒服。想一想,连荀彧这种极有风度、才华横溢的人都被骂,天底下还有几个人不被他骂呢?小生自问没什么本事,如果认识祢衡,肯定也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忍不住想砍他。
3 T( Z7 C* H1 i& W# }2 ]1 _- C9 r' ?$ A; A& I2 I& v
统计一下被祢衡骂的人,我们根本找不到什么完全相同的特点,而且他们的特点也会在杨修和孔融身上有所体现。由此可见,祢衡骂人没有什么筛选和原则,几乎就是见谁骂谁。因此,虽然被杀的确有点可惜,但祢衡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就算智商再高,也弥补不了他无下限的情商。这样的人,就算在今天这个法治社会,虽然不会被杀,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3 T$ D/ N; ?, J$ d' O/ ]
1 n+ G. d0 p; J8 W8 _* O"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