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98|回复: 0

为何诸葛亮出山须刘备亲自去请?而刘伯温出山无需朱元璋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1008

主题

48

回帖

6182

积分

版主

积分
6182
发表于 2024-3-17 2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F. o; k- i4 J9 r+ H6 {! m0 j  说到历史上,让人赞叹而又敬仰的,谋略家和预言家,很多人必然会想到,诸葛亮和刘伯温两位大师。二人均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善处政事、精通兵法。
: O" V' O; ?  P3 x" k! c9 j
* J) t3 k& o' j  k' Z3 h  由于出色的谋略能力,和精准的预判能力,他们均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辅佐各自的君主,开创了一番伟业,可谓成绩斐然。另外,此二人均崇尚德政、不徇私情,堪称古往今来德才兼备之完人。
& l7 l2 x9 Y9 V# G9 k* Z' Z7 `' n- n3 o: ~  @! p
  如果单从谋略、预言能力来看,二人可谓各有所长,诸葛亮精通五行八卦,并有三分天下之安排的《隆中对》(原文出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部《马前课》更为其,预测未来之能力提供了佐证。
4 P6 n6 G$ \; c& C0 A
+ c6 ], [- A6 ]
7 @$ F* H! N* w& w' H  刘伯温精通星宿占卜,有一统天下之部署的《时务十八策》,并且一部《烧饼歌》的问世,更为其高超的预言、测算水平,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后人之所以,将此二人相提并论,也正是因为他们,均有着异乎常人之所长,并以此建立了不朽之功勋。0 g2 d% I4 p  T* K$ Q) P6 U
+ ^! i4 P* ~5 _5 d+ }
  不过倘若论成就,刘伯温则远在诸葛亮之上,毕竟诸葛亮鞠躬尽瘁、穷极一生,也不过是稳固了三分天下之局面,而刘伯温却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了大元天下,建立了一统天下之不世功勋,故而从某种程度而言,刘伯温较诸葛亮更为出色。
$ e+ N( U6 }2 ^! K5 B0 w! `' V9 N8 ]; b" l3 v# B/ W+ E+ C8 h& c' \
  众所周知,一般能力超强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心高气傲,以此形容诸葛亮,和刘伯温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们都是三请才肯出山。
0 s9 k7 L) q+ O- l; d/ G; H# M" [
  所不同的是,诸葛亮必须蜀汉之主刘备,亲自到访才肯出山,而刘伯温无需朱元璋亲自到访,在阅读完朱元璋派来的说客孙炎的一封信后,便整装出发。这又是为何呢?
0 C  R% }+ N) `; U8 \& N
, I$ K$ X" g$ P0 v- z3 y. P/ i- v; q5 c" e1 X4 b
一、诸葛亮之所以如此“矫情”,是因为他 “嗜职”,为此,人主能不能放手让他,大干一场他得考验考验
, Y6 [0 {$ e7 ]9 d9 f- V! y6 a8 o" K% E. e6 s+ Y4 I  R
  诸葛亮的德行自不必说,其赏罚分明、不徇私情是有目共睹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表请求降职三级便是明证。
& l: O, }, q. M5 Y* s) X- R
: R7 r2 H$ A. k: G* Z$ }  也正是因为诸葛亮法令严明、赏罚分明,并带头以身作则,使得蜀国上下官吏不徇私舞弊、人人自勉、要求上进;民间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强不欺弱,社会风气也因此呈现出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 q/ j) G+ Y" C8 ]6 R0 S6 O% ?
, {4 H$ X* R& `  诸葛亮曾在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表达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不贪名利之心态,从其后来,位居蜀国丞相之高位的做法来看,诸葛亮确实未有表现出,诸如一般权臣那般的嗜权模样,因为他的目光自始至终,都聚焦在为国鞠躬尽瘁上了。
& j9 w: E! A  ~! z
. @+ W9 J2 k$ s5 z3 i/ f) L6 K& @" A6 s& M  F" c& v" J
  不过据此认定诸葛亮,完全没有“私心”倒也未必属实,因为他非常“嗜职”,这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 a7 u" G" I/ y* q/ n9 p; b3 y
2 B/ M: E2 B' Y$ a0 n# c9 F1 m! X  第一、虽出身平凡、命运坎坷,但自比管仲和乐毅。诸葛亮是汉代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父亲诸葛珪曾任东汉末年泰山郡郡丞,可见出生于书香之家,这便为诸葛亮熟读天下之书、精通天文地理打下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 E' i( d( o+ h* s" t9 Q/ l$ T5 m& h. P# n) m( k$ J% W
  不过很显然诸葛亮,似乎生来便是穷苦的命,父亲在其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之后叔父诸葛玄,便带着他和弟弟诸葛均,“流浪”了一段时间,先是投奔袁术,后又投靠刘表,纵然这样,诸葛亮仍然得不到发达,因为不久诸葛玄也撒手人寰。
- |$ F  T* {1 A: S) ]+ X
5 w6 K0 w: [, A# S! l1 r( H  由此可见,上天安排给诸葛亮的命运,似乎是平庸一生,诸葛亮确实也被迫,拿起了锄头“躬耕南阳”了。
, B$ `# L# n2 d. Y
$ c! i( l# T/ ^9 U
6 K6 W  Q  h% U0 ~  但身高八尺、博览群书、胸怀经世之才的诸葛亮,却着实“不安分”,因为他常常自比管仲和乐毅。管仲和乐毅之高才,世人皆知,一个辅佐齐桓公,开创了春秋霸业,另一个则带领弱势燕国军队,打败了富庶强大的齐国,并险些将其灭国。他们二人均是,建立了不世之伟业的国之元勋,而且一个是治国英才,一个是军事奇才,一文一武。
5 K) `2 `* d& G4 r' a
2 i' g' `1 Q9 M. V8 G/ T  第二、诸葛亮自比这两位,公认的文臣武将,可见内心志向之高远、胸中信心之充足。但凡自信满满、才华横溢之人,便越想开创一番事业。因此即便当时几乎没人相信他,能有这样的高超才能,诸葛亮仍然信心十足,等待属于他的机会,最终他的好友徐庶帮了他的忙,将其推荐给了正屯兵新野的刘备。
  s4 v% l( b( t& o2 G7 c3 p3 D
: n  \% c4 L$ h6 W. Q" u  位于丞相之高位,却军政统抓,事无巨细。诸葛亮作为蜀国之丞相,原本应抓大放小、聚焦大方向,这不仅让自己,从纷繁复杂的案牍劳形中解放出来,更是可让下属,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8 D  r/ D8 L7 c3 m  Y2 g7 X
4 z$ C& f! O) q8 a
  不过在这一点上,诸葛亮表现得尤为“小气”,不仅事无巨细地,掌管国家行政,和军中所有事务,而且还亲自绘制了,运输工具的图纸——木牛、流马。将理应下属所做之事,完全包揽在自己身上,显然“越俎代庖”,管得太过宽泛了。如此不给别人一丝锻炼机会,必然会招致严重后果。$ T  R0 p  I+ `. `+ E; P" m
# h2 g) C! }0 g, u6 B3 v7 G2 t

, A4 s  B$ ]  X/ D. w  首先对于后主刘禅而言,“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显然也是诸葛亮“嗜职”下的无奈之举。一个国君无法在历练中得到成长,必然摆脱不了幼稚的孩童气息,因此刘禅最后演变成了“乐不思蜀”、烂泥扶不起墙的阿斗,不得不说,也是诸葛亮行政上“嗜职”导致的结果。6 ^1 S5 W' q* Z0 f! a! y+ }: x' O) [

8 C! H3 ^. h% h  @5 P$ E; M  其次,纵然诸葛亮能力再强,但毕竟个人能力极其有限,军中所有事务,不论大小,皆“咸决于”诸葛亮,自然导致军事部署跟不上,因此伐魏期间,蜀军常常因后勤脱节,导致功亏一篑,以及诸葛亮去世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可怕局面,不得不说也是诸葛亮,军事上的“嗜职”结成的恶果。8 P  r! }2 Z" G- h
! G1 W7 t6 X% w4 ^
  由此可见,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德才兼备,但他仍然心怀“私心”——政治和军事上全面“嗜职”,以做出与管仲、乐毅一样的丰功伟绩,这显然对人主的诚心,和宽容提出了极高的要求。3 Z2 W6 M' n  H3 d- w$ x8 e6 t% r1 `
/ \$ g( Q1 z( f, f
  既然出山的条件如此苛刻,自然主子的诚心,他得好好考验考验。为此,诸葛亮在正式出山前,便玩起了“矫情”的游戏:不仅要刘备完成三请之数量,更要对其极尽贵宾之礼遇。2 s! x/ T3 v- _' S5 k" \3 b
4 f# j- \  Y0 Z  ]" g
  幸好刘备也是一代诚心之主,不仅完全答应了诸葛亮,提出的苛刻条件,三次登门亲自去请,而且还将国之大权,全权授予了诸葛亮,更是在夷陵之战惨败后,将后主乃至蜀国的未来,完全托付给了诸葛亮。0 ?7 p" c5 |. S$ P5 ~2 P; y: F6 ~( g# c

* H6 q6 a8 F& b$ {% r
( I6 |! e! W, \8 ]二、刘伯温并不了解朱元璋,之所以第三次被邀请后立马出山,是被说客孙炎信中的一句话所“迫”
" O$ ]# p& k& @& s2 e# s
; m. X0 y7 }. t  熟悉刘伯温的人知晓,他原本对元王朝忠心耿耿,这位23岁即高中进士的奇才,一心想将平生之所学贡献给国家,无奈天不遂人愿。元王朝的腐败和内斗,将他的报国之心消磨殆尽。就在他心灰意冷,看不见人生未来之方向时,曾经的同学宋濂,向他推荐了后起之秀朱元璋。
" }2 S2 d# |' d; \7 V0 d6 N
+ I  X  c0 Y& A7 o# ?, [( y  刘伯温此时仍然心怀元朝,出于对朱元璋的不了解,以及痛恨方国珍、徐寿辉等发动“叛乱”的罪恶行径,宋濂针对朱元璋的那套,天花乱坠的夸奖之词,对刘伯温毫无用处。1 `) `( P8 t' ~  @5 M. g" f2 z
% j' a  Z) J  Z9 h5 _
  深谙刘伯温脾气、秉性的宋濂,于是请求朱元璋派人去请,这便有了朱元璋,三请刘伯温的事实。不过很显然,刘伯温并未收到,有如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的礼遇,这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6 p. O' h3 j8 t
0 q& h( z* h% a3 _' L/ y
  首先,朱元璋也并不了解刘伯温,因此当宋濂大肆举荐刘伯温时,朱元璋只是来了兴趣,但却丝毫没有亲自登门去请的意思。不仅如此,心思深重的朱元璋,为防刘伯温心生傲慢,特意嘱咐宋濂,将当时包括刘伯温在内的,“浙东四先生”一并请来,造成“良禽择木而栖”、非我朱元璋有求于你的事实。
6 `2 D6 a' b6 o& p8 J$ H1 D; T6 x5 A
  因此,最开始也只是派了个,一般的使者登门拜访,失败后才起用了著名说客——处州总制孙炎去请。朱元璋对刘伯温,并没有足够的诚心,而且,还特别提防刘伯温心生傲慢,可见刘伯温的出山,必然有“被迫”之一面。
/ ?7 S* y7 g1 P' ?& D. B6 Y% D  K* u6 `6 v

( e% w0 D' O6 p7 ]6 ?# w$ n' M  其次,随着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的扫除,朱元璋称帝建国时机成熟,于是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举行开国大典,建立了明朝。众所周知,天下大定后的朱元璋,对待昔日的战友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处置态度,为此高悬屠刀,制造了以屠杀功臣为目的的“洪武四大案”。& U, y0 c1 ~4 x# n2 W! t- h

* Z3 h: C7 \' z) x% f' {2 N  刘伯温虽然幸免躲过屠刀,但朱元璋对他却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仅在《御宝诏书》中,无视三请刘伯温的事实,而且还倒打一耙说,刘伯温是因为感受到了,他的英明神武,才抛弃妻子前来投奔。对于刘伯温之前,诸多战前谋划的事实,朱元璋均强调是自己领导有功,刘伯温只不过是,在自己的英明领导“尔多辅焉”罢了。1 f- I3 Q2 P* d% S! S, S" O) W2 `

  e: ^; E' \, F" D  首次封爵36人中,“开国文臣第一”(正德帝评述)的刘伯温,竟然连末等伯爵之位未能捞到,虽然最后还是授予了刘伯温“诚意伯”爵位,却也是刘伯温“一路小跑”,跪在自己面前时,勉强补上的。如此来看,与刘备对待诸葛亮相比,朱元璋对刘伯温又有何礼遇?
9 w2 N3 w. k) z: z
, S7 b4 x7 J& I6 n  刘伯温明知朱元璋对自己不够诚心,为何最终还是加入了朱元璋的团队呢?这源于孙炎信中的一句话。' ^3 ]" o9 }- b9 ~6 N6 W
) k; X& A1 ]2 \; ~5 g
  孙炎第一次请刘伯温时,也是仿照使者做法,将朱元璋美化了一番,并且落笔自己大名,寓意是我孙炎,这么重量级的人物来请你,给个面子吧。毫无疑问,心高气傲的刘伯温照例拒绝,出于对孙炎大名的“忌惮”,刘伯温回赠了一把宝剑。/ x' G- x2 c4 B$ m

( L! r. l3 v+ u7 `! Z& z( Y( u: P
& V$ K% ^1 t6 {  z$ |5 y  这惹恼了孙炎,于是他第二请时,就在信中就写下了,极其犀利的语言,不过只字不提请求之意,而是浓墨重彩地分析了天下大势,并且还附上一句话:这把宝剑太过珍贵,是权力的象征,“当献天子,斩不顺者”,因此原物返还。, r4 O9 w8 J+ k5 F: r+ e' N

! h, u# L. V1 Y% R- V5 K  也正是看到了这句话,刘伯温吓出了一声冷汗。多年的处世经验告诉他,眼下虽然尚属乱世,中原大地群雄并起,但最终必定会天下大定,四海归一。9 W* O. w" N" w4 z! w
) X8 S* p! i5 Q8 G) i  e
  对于自己这等名声在外之人,到那时必然也仅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两条路可走。由于元王朝气数已尽,倘若现在自己迟迟不站队,或是仍然抱着元王朝不放,最终结局自然也只剩“逆我者亡”了。7 N& v) N" ~$ O& S+ p% @
1 i. u" W% K$ B" S3 s- ~
  虽然这个他并不十分了解的朱元璋,没有给他应有的礼遇,和足够的诚心,但天下大势却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方国珍也好、徐寿辉也罢,虽然起义尚早,但以刘伯温对他们的了解,终究难成气候,眼下唯有朱元璋广受赞誉,天下归一于他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 f1 |: q6 E) x3 v6 R1 }$ j- _$ ?

" P/ ~5 K" w1 w' W- |4 q& M, i  深谙谋略之道的刘伯温想到这里,后背立马吓出一身冷汗,于是叹了口气,整装出发投奔了朱元璋。由此分析可知,刘伯温之所以最终投奔了朱元璋,着实为形势“所迫”。7 o7 m6 N( B' t" Y, @

  W. e% q; ^  }) B" V
8 D4 r6 z+ _, p" b  结语:由上分析可知,诸葛亮和刘伯温,虽然同属治国谋略之奇才、统兵部署之英才,也有着自古才人,所拥有的那股傲气,这从他们需要三请,才肯出山的事实可以看出。
8 h: Z* \; h9 ]$ W( a+ r- }% x( B& ^+ m6 _# s' q1 u
  不过二人截然不同的是,诸葛亮是必须刘备,三次亲自来请方才出山辅佐,而刘伯温无需朱元璋,亲自来访便前去投奔。究其原因在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有“嗜职”之“私心”——建立有如管仲和乐毅,一样的不世功勋,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5 _0 c1 V" K5 T2 L! W1 G( j7 t' t
3 ^) G0 _* K9 [( A# w% ?
  倘若想成此伟业,就必然需得到齐桓公授予管仲、燕昭王授予乐毅的军政全权,从而为自己全心全意“嗜职”打下基础。9 h1 d; p! I, k- F! N' P0 C

0 V0 B: i8 w0 U+ i& a  刘伯温则截然相反,虽然朱元璋,对其不够心诚的态度,让其一开始,并未对朱元璋抱有好感,但嗅到了天下形势之味道的他懂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因此在读到说客孙炎的“斩不顺者”之言时,在对比了,逐鹿中原的各路诸侯之实力后,刘伯温被迫做出了投奔朱元璋的决定。' C; V, D# b2 A, C* V
2 q9 n9 @2 Z# o. y% M% L, L! p3 G
  因此综上分析可知,诸葛亮辅佐刘备是为了“嗜职”,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是“被逼”,也正是因为二人情况不同,故而诸葛亮出山,须刘备亲自去请,而刘伯温出山,无需朱元璋来。/ P9 Q7 Q1 t" r  C( c( X- Q
; l6 v# u$ g1 d6 U7 y3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11-22 01:57 , Processed in 0.157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