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一、孙权此人
: \( p2 Z- _8 ^$ n) G0 K1 i% f7 b/ E7 |6 h: G
在三国的三大雄主中,若论过得最舒坦,或说命最好的人,必然是孙权!老爸孙坚和哥哥孙策,不但替他打下来了江东天下,还留下了周瑜、张昭、程普、黄盖等牛逼人才,他只需治理好和守住基业便可!" n* T C3 T& u/ f
而不必如曹操、刘备那般,左手打天下,右手搞治理,还瞪着俩眼,时刻防备谁来抢。即当爹又当妈,累得要吐血。比如曹操,都六十多了,却跟刘备在汉中掰手腕儿。刘备更惨,花甲之年却跟年轻人陆逊,在夷陵拼命。再瞅瞅孙权,这就是差距。- B' |3 v! j) b z/ B, ^5 R+ [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误会孙权了,人家曾多次亲自领兵征讨……那个合肥。都有了孙十万的绰号。所以不是孙权不想如曹操、刘备一样开疆扩土,而是他的军事才能太差劲。
6 H0 z0 u C2 n: M这条笔者同意,同时这条也是孙权的第一个特点:三大雄主中,军事才能最差!不但神助攻了张辽,使得张辽一战成神。而且一辈子跟合肥较劲,却愣是没攻下来。+ [2 |; ?; W* B6 W8 Z
* D/ Q' A/ g7 N
孙权的第二大特点便是:无特点。
y: j- y6 B7 R' D$ R如曹操,号奸雄。刘备,号枭雄。孙权呢?勉强有个“孙十万”,可惜却仅是反应他的军事水平太差劲。因而孙权相比于曹操和刘备,显然就是无特点。6 G; j9 E- Z3 x/ l! X4 r
这其实就说明了,孙权是最坚定的实用主义者!比如,他为何偷袭关羽?趁关羽威震华夏时,他也出兵攻曹,跟在后面着捞好处不更香吗?抱歉,孙权认为关羽对江东的威胁性,远超曹操。因为关羽的水战能力太强悍了。0 s0 I5 z5 x; _3 @# O
“水淹七军”以为是老天爷帮关羽吗?非也,实则是于禁忽略了关羽的水战能力导致!或说,北方将领普遍对水战太外行。所以孙权必杀关羽——这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的思维。别管吃相多难看,哪怕背上了撕毁联盟的恶名,只要对我有好处,有用就行!' a8 n% b1 T6 r, G$ |- p
同理,赤壁之战后,把妹妹嫁给半百老头子刘备,也是这种思维的体现。所以你就没法抓孙权的主要特点,然后如曹操、刘备一样,贴上“奸雄或枭雄”的标签。8 D8 c: {, Z! N2 T4 {
除了这两大特点外,孙权还有一个特点,跟曹操和刘备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所处时代的深刻认知。
# S4 W7 I0 | s+ y% Y. |8 i1 I0 m) n: e
三国时期,实则是“历史逆流”。因为三国两晋是门阀士族的天下,他们其实才是主流。之所以出现这股逆流,一则是董卓以“军阀”身份,打破了东汉末年,名流(背后是门阀士族)和宦官(背后是皇权)的平衡。二则是门阀士族的代表人物袁绍(四世三公),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给干掉了。
$ G, O3 M4 @. O- \+ J. t因而无论曹操、还是刘备、孙权,对门阀士族们,是既联合又防范,甚至强力镇压。也就是说,这三人都强力压制住了门阀士族的反弹。故而这才造成了三国时期“三大雄主(军阀)”逆袭局面。
& j8 W* a1 i# ^5 s1 c7 u# j如孙权晚年杀陆逊,人们都说这是孙权昏庸,但曹操杀荀彧呢?其实都一个道理。荀彧和陆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都代表了门阀士族们的利益等,哪怕这哥俩不愿意,也没有办法。
9 n5 [2 u+ g2 i6 l: o$ a8 _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若还有人不信,那就看看孙权晚年时的另一个操作,莫名其妙地就相中了一位年轻女子。9 Z% N) c9 d i
0 x0 q+ J H D' _& I% l
二、孙权相中的女子& P' t9 O' r( }# m# v2 _
跟曹操和刘备一贯注重军内建设一样,孙权可并不是天天躲在宫殿里,没事就下令“接着奏乐,接着舞”。他也是经常去各个军营走走看看,史称“巡营”,晚年时也一样。- c5 `7 \7 u- v& v
这天他来到了一处军营,结果在巡营时,突然发现了一位年轻女子。是随军家属,得知孙权巡营后便跑来了。站在道边,想瞅瞅“孙大帝”的龙颜。显然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营地,连家属都有地方安置。
8 x% I/ w) ^& C- k就这样孙权巡营完毕,被请入大帐。哪料他却命身边的宦官,把那位年轻女子招来。莫非果真是“东吴爱萝莉”?当时没人知道。5 U9 ^3 l5 H( f' |! J! ~+ }
很快该女子被领来了,孙权便问:你姓啥叫啥,父母是谁?6 [$ b6 G% Z1 \( z& s
女子答:姓何,老爸是军营中的一位普通骑兵,叫何遂。
) P& {; p3 s& u1 {孙权点头又问:可否婚配?- @$ ]0 i) U3 e. W0 t6 M7 k9 d
) c' E; _2 n l9 s) k) s
女子摇头。孙权很满意,随后做出一个决定:把此女子,嫁给我的三子孙和!当然不是正妻,而是妾!(《三国志》:孙权尝游幸诸营,而(何)姬观於道中,权望见异之,命宦者召入,以赐子(孙)和。): b" s$ @1 g. L9 t# N% O2 i" y' Z
孙权这是怎么回事?《三国志》 给出的答案是“异之”。也就是说,此女子看上去很不一般。莫非长得漂亮?这是必然,但漂亮绝不会用“异之”来形容。因此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该女子不但漂亮,而且必是气质、举止、言谈等出类拔萃!让孙权一眼相中。7 `) e1 W; S8 ?1 b. u
那么孙权为何要让她当儿媳呢?看下此女子的出身,老爸叫何遂,是个骑兵,也就是说出身于平民阶层。& c V8 T3 ~: f- s& \
同时孙和的正妻是诸葛瑾的外孙女。诸葛瑾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的哥哥,对于东吴门阀士族来言,是个外来户,却深受孙权的信赖和倚重。以至于在孙权死前,还托孤给了诸葛瑾之子诸葛恪。9 {7 e3 R0 \8 u6 m7 W
% U' T+ E+ D, |' m看清了孙权的这些操作,其实为何让三子孙和娶此女子,也就明白了个大致。其一,此女子必然有过人之处。由于她老爸是骑兵,说不定此女子的身上,就有一股刚健生猛的韵味,否则真没法解释清,为何孙权“异之”。
* Y. K+ _4 B/ ?' ?其二,继续延续着孙权对江东门阀士族的制衡。道理很简单,突然间大头兵何遂的女儿嫁给了老大的儿子,那么何遂家会怎样?必然形成一股拱卫皇权的势力。事实也是如此,后面会谈这股“何家势力”。: i2 H: ?4 K* w( r6 C
因此孙权巡营,这么严肃的事,却寻出来一位儿媳妇,虽看着荒诞,甚至八卦好玩,但实则却反应出了孙权对自己权力的掌控,如巡游军营,还有对门阀士族们的制衡策略等。
0 W- ?& i6 W; Z& r. }$ v
: M" ]: R4 ^8 L- v三、导致了东吴灭亡
5 S# h @) |7 j) f( D: _很快就是公元242年,这位何姑娘,给孙权生出来一个大胖孙子。孙权喜欢得不得了,给起了个小名,叫“彭祖”,意思就是长命百岁。那么大名叫啥?叫孙皓!他便是东吴的亡国之君。因此才说孙权巡营,看中一位女子这事,事实上导致了东吴亡国。
! ~3 _* \6 r8 ^3 P- b) G孙皓很残暴,“剥人面、刖人足”这事经常干。而何家势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国志》写得很清楚:吴末昬乱,何氏骄僭,子弟横放,百姓患之。故民讹言“皓久死,立者何氏子”云。
. a1 o4 t, Z! l) B* w3 M; Q; m5 B8 Y意思就是说,无论孙皓,还是何家势力,残暴的不分彼此。于是老百姓就都纷纷说:其实孙皓早就去世了,如今当东吴瓢把子的是何家子孙。当然这属于百姓们无奈地调侃。; g; e( r& A# x1 d) ]" n
可想而知,东吴显然已经失控,并失去了民心支持。故而为何司马炎灭吴那么顺利?道理就在这。; B/ E N K2 x
其实孙皓的残暴,站在历史潮流(发展规律)角度去观察,便会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的现象。
2 a1 t, L/ q6 U# f# U
: _! U% r6 }' J, r+ T9 W对比同是亡国君的刘禅,你会发现。刘禅虽被称之为庸主等,但谁也没法否认,他一直是在“以仁德(宽)治国”,就从没有滥杀过,但照样失败!$ v6 B7 A: ~. c! u; I+ |1 _' _ ^
曹魏的曹髦(不应追究亡国君曹奂,曹髦被杀后,曹魏就等于亡了),他是典型的奋发图强。最终却绝望发现一切白费力,故而带着宫内仆从去杀司马昭,结果反被其害。# J0 y6 D9 R3 P1 {2 [6 S. s& D
这等于是魏、蜀、吴三国,在最后分别采取了三种方式,都试图扭转不利局面,结果全部失败给了门阀士族——司马氏代表的就是门阀士族阶层。所以最终的三分归晋,无非是历史主流的回归罢了。
: y! f, E5 Z& B但这反而更凸显了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强悍。也许他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却一同逆转了历史潮流,并激起了冲天之浪潮,以至于如今人们还在不停地说着他们的故事2 k7 f6 {2 K E3 Q/ A. @
$ _9 b1 y. N k0 F2 t0 c }'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