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19|回复: 0

官渡之战,如果许攸没有背叛袁绍,袁绍还会一败涂地吗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61
  • 打卡月天数:1
  • 打卡总奖励:7538
  • 最近打卡:2025-07-05 12:58:22

7987

主题

6157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717
发表于 2024-3-14 20: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 A+ w2 l/ f/ l* T9 c- M$ _7 q: _# i9 y  假如许攸没有背叛袁绍,转投曹操阵营,官渡之战的结局是否改写?
0 {9 R4 i# j# O) e& n% m
7 N7 ~7 l4 K# C6 J  实际上许攸背叛袁绍,只是给曹操提供了一个烧毁袁绍粮草的情报,并非袁绍败亡的真正原因。
, o. q5 K( g7 g2 ~  p% d; [8 l3 R8 `2 i8 K& b) j5 r" A9 M
  只是由于曹操军火烧了乌巢,斩杀了大将淳于琼,导致了袁绍阵营大将高览和张郃的背叛,这才是袁绍官渡之战战败的最根本原因。
. ~& U* M3 N) Y8 A* [( Q- D
' Y7 E4 D  Z- R- r; N5 I) U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许攸不叛变袁绍,曹操官渡之战能打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 a! j$ Y: {* d4 c
/ V: k' F9 o6 ]; v1 C
0 e- [, `9 H' G. p: }  下面我们就好好谈一谈这件事:
# b  O* @# @3 G4 ]5 n* `2 M8 n) o! q$ p
  首先要明白一个真理,那就是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因为你赢了,所以你说得都对。有些人喜欢看名人传记,尤其是那些商业奇才的成功经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这些人。如果你按照他告诉你的方法去奋斗,等输到只有一条裤衩子的时候,你都搞不明白咋输的。
$ z/ {1 N3 b- z5 K$ E8 p! T/ a& O2 s0 ^) F7 g  f5 v/ p" Y1 b  Q* l
  同样,官渡之战是袁绍发起的,大家不要被曹操手下谋士郭嘉的话所蒙蔽,什么袁绍有十大败,曹操有十大胜什么的:
1 Y: K0 [4 ~1 C* {3 h+ T! s5 I
% {* X1 Z+ F" J3 ?2 }) w3 X  袁绍穷讲究,曹操就事少;袁绍是叛军,曹操是正义之师;袁绍小心眼儿,曹操心大;袁绍优柔寡断,曹操做事果断……等等等等。
# t) n( D. u0 J6 c
1 T8 y* v# \& ^, D9 m9 N+ h8 o; Z8 `  其实郭嘉就是个大忽悠,他不这么安慰曹操还能咋安慰,人家袁绍大军都压过来了,直接投降吗?& }; B; d7 m- s0 y0 T$ x

  P5 V- C9 G2 A3 A- F6 w  所以,郭嘉的这些话都是骗鬼的,不过是寻求点心理安慰罢了,要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技巧,什么谋略,有个屁用,还不是被强力碾压?) F! |# U, z3 }/ [3 k

9 P( K6 s# o% M" s
. z3 ]& g/ h7 U4 g2 \  要知道此时的袁绍刚刚打败公孙瓒,整个北方都平定了,坐拥幽州、青州、冀州、并州。倒不是说我杨角风是河北沧州人,向着袁绍,而事实摆在这里的,袁绍兵多将广,粮草又充足,曹操实力真的太弱,举例袁绍管辖的一个冀州:“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1 K! |% B6 s$ n1 z# ]; L  ~: N0 s

' h: s1 [! p+ Y  ^  可以说,官渡之战,曹操真的是走运,别人走在路上,咣叽一下,一张馅饼砸头上了,够他炫耀一辈子的。而曹操是走一步就掉张馅饼,咣叽、咣叽个没完没了,对,官渡之战就是这样打赢的,只要少掉任何一张馅饼,曹操就饿死了。5 j) z9 B+ L6 `2 L) E+ E

( ]2 L( a  R3 b  要知道,人家袁绍是平定了后方才出兵的,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曹操这里却是四战之地,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的饿狼。6 Q* s; R# a! C

* w) ~/ X1 t# \+ B5 u/ M  偏偏运气爆棚,张绣投降了,刘表内部叛乱了,孙策又被刺杀了。更更关键的是袁绍阵营的审配不知道怎么抽风了,早不查,晚不查,非在战争僵持阶段要查许攸贪财的事,这下子逼着许攸叛了。7 y& O' z! J- o- n+ p

% Q2 U8 Y2 }4 f  在三国演义中,许攸反叛的故事描写得异常精彩,讲得绘声绘色,眼看大军粮草就要断了,曹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结果许攸连夜来投奔了,得到消息的曹操连鞋都忘了穿,光着脚就跑出去了,由此还诞生了一个成语——忘履相迎。
8 F0 I% u5 h+ N! X3 L+ E/ ]1 T
# \- ?3 I5 f& t  A+ Q6 q& j& U3 {1 H" f
  俩人见面后还互相寒暄,许攸问曹操粮草还能坚持多久,曹操还骗人家说,半年啊,三个月的,实际上只剩三天了。
( v" @  {) X- V! d! p; ^) G( ^( l
  但演义毕竟是演义,目的是突出精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曹操确实是山穷水尽了。虽说官渡之战前期曹操胜多败少,但就算是杀敌一千自损三百,那他也是有损耗的啊。
7 O) H# k, V5 t! u" q' u5 Z9 S- c! p2 T  h7 C* ^1 K2 a  b: J! [7 W7 c
  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书籍记载,袁绍军队是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经过验证应该有十二万左右的军队,外加一万骑兵。而曹操军队主力不到一万人,外加白马驻地刘延军的一千人,原武驻地于禁军四千,延津一带乐进军四千人,总共一万九千军队,《三国志》中记载很清楚:“曹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 p8 @8 L5 i& b" d; d
3 y. B9 k) X) [5 Z: M# E  虽说袁绍的速战取胜计划受阻,但从另一角度上讲,也跟之前阻止袁绍出兵的田丰、沮授战略一致,毕竟都是打持久战嘛。
+ g' r" ~: S: P: B1 U  \& G! |) T" G: e' m+ {% _% g" W8 ^0 T) c% J
  论持久战,貌似对兵少的曹操有利,毕竟人少,粮草就消耗得少嘛,其实不然,在绝对实力面前,曹操根本就不行。
; _4 c4 C* B; S3 x5 z6 L
' _) k$ s  i! |% T" w/ [- r
4 M# J# B% U5 g: p4 ]  袁绍还在步步紧逼,而曹操已经耗不下去了,这才有了要退兵的打算。而且此时形势也开始大变,河南的百姓都开始往袁绍那边跑了,连曹操手下的将领也开始向袁绍暗送秋波,寻找退路了。) S* x) p. O7 ^  ~

9 ?  s# S8 X# S  M0 R6 ?+ Y- K/ k  所以,不要觉得袁绍傻,他要真得像郭嘉讲的那样无能,又怎么可能一统北方四大州?/ c+ z9 U- Y2 u/ ?7 F* |

; D& D, I' B1 b" M# }2 ?/ t  再不济,按照对付公孙瓒的方法也是能干趴下曹操的,实际上袁绍军已经在曹军大营前堆土山,挖地道,摆放大型攻城器械了,这就是要打持久战的劲头。
. Q8 ?  Q4 u1 l& J$ m2 l& p% I- S" a) E+ [7 q% U0 N
  如果许攸不来投奔曹操,快则三五天,慢则一两个月,曹操铁定撑不住,只会退兵。: e, A! ]5 z. Z1 i: p. `

( C/ n+ }% n: _% y  为什么许攸一来,先就粮草问题向曹操发问呢?3 b0 ?# q  A4 c  n# k

2 k$ s* T6 e: R; s3 H: d# w  作为曹操的老朋友,许攸当然知道此时曹操的心情,这场战争曹操唯一的取胜机会只能是速胜,现在战事陷入了僵局,而且是越拖越玩完。- _$ o" u: E  R7 j) b0 k

! k. i0 ^! ]! y  z
  f3 J6 x# C3 O: I: E  许攸能想到火烧敌方粮草,曹操自然也能想到,毕竟这个人小时候就没少干偷鸡摸狗的事,这事儿作为他小伙伴的袁绍也一清二楚。只是曹操不是很清楚袁家粮草存放位置,以及防备情况,这也导致他不敢轻而易举地出击。
, Z" Y& N# J. L" Q6 e. D' i* k, W7 Q8 ~3 r8 s2 p' v
  即使许攸提供了这个情报,曹操也做出了突袭乌巢的决定,实际上也是非常冒险的行为,差一点点就功亏一篑了:
; ~7 S' s3 M2 s8 t# Z& A. C! I0 w6 c. i) ^) ^
  历史上写曹操突袭乌巢,轻描淡写一句就过去了,实际上那也是一场恶战,毕竟袁绍手下的人再怎么饭桶,人数优势在那摆着呢。
: Y6 g7 }* C9 Z) e: o/ o6 C& {" l# R
  一开始袁绍阵营的沮授还建议再增兵一万,巡防乌巢,只是袁绍觉得没必要:“可派蒋奇率一支军队,在运粮队的外围巡逻,以防曹操派军袭击。”- U: Q6 x! K& f$ {- d$ X

* z4 q6 s+ E. W: `* q- ~# m! c  守卫乌巢的是袁军将领淳于琼,率领着一万多部队,曹操军大本营总共也就不到一万人,去突袭乌巢的是五千步骑兵,从人数上淳于琼并不处于劣势。
  ^- ]2 Y6 \; Y7 u/ v; E; A3 U  k1 G5 I7 _: ?+ O
  只是曹操趁夜放火,淳于琼没办法灭火,但可以灭曹操,所以整个战役打得也是异常惨烈。. o% u& U, T; n+ I
3 D" I' [- s( ]  o: a$ k/ [; P$ M
5 H/ M# t- _) |0 C; R% s
  当袁绍获知曹操突袭乌巢的信息后,他没有派重兵救援,而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个小分队回援。而是把重兵压到了攻克曹军大营上面,毕竟他心里清楚,曹操派去攻打乌巢的人少了,打不过淳于琼,派去的人多了,大营就空虚了:“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7 m; [( S( G5 ?7 [( i8 J/ D  M/ p

% q( p0 J) [) I  袁家来乌巢救援的时候,淳于琼跟曹操的战争还在厮杀中,不过从军队素质上来讲,这支曹操的步骑兵是优于淳于琼部队的。面对袁军来援,曹操手下的将领建议分兵抵抗,但曹操拒绝了,下定决心要一鼓作气打败淳于琼军队。所以五千曹军对一万袁军,袁军又是被动迎战,且存放粮草处已经火光冲天,所以战败了。& }! X" ]7 @% q, \0 W0 Q0 l5 K" ^

0 d9 }6 {% t/ r6 R" k8 ~  随后曹操命令士兵割下淳于琼的鼻,杀士卒千余人,将他们所有鼻割下,连同牛、马的舌头一同扔在了前来支援的袁军面前,袁军的援军不战而退。* ]# }) I( W! U/ O
+ M* o# j$ R4 W5 q" X
  曹操率领的五千步骑兵,刚刚好打败淳于琼,再少了,根本有来无回。而且曹军大本营那里,留下的人马又是一个刚刚好,抵挡住了袁军主力的猛力进攻。
3 K! o1 r. `! _# e1 ~
1 t5 Q2 X8 r% \+ s. _  当然,这是我们后来这样说,实际上,进攻曹军大本营的袁军主力是有张郃和高览率领。
5 c/ C1 m, s; l) P* q9 i: r' H1 H# i+ n
' u, L$ t6 m, l1 s& z6 R7 K9 x
  本来这俩人是个杂牌将军,之所以这时候被当成了主将,主要因为颜良、文丑这种真正的大将被袁绍,或者说是被自己作死了,没办法,这俩人才成了主将。/ d. Q: X+ ^9 g1 L+ s7 a' A. }1 y

) K  `9 F1 W, F' b3 H! }  张郃和高览建议救援乌巢,只是意见没有被采纳,所以是怀着一肚子的气上的曹军大营前线,打起仗来自然没有那么尽心尽力。
0 T# ^: g- P3 ~% G
$ A( h4 d/ n" Q/ t' `  再加上后来听说了乌巢淳于琼战败,这俩人有点慌了,更加对袁绍的统治能力产生了怀疑。后人把张郃和高览背叛的原因归咎于郭图,是郭图建议猛攻曹操大本营的,现在失利,肯定会把过错归咎于张郃和高览。) g; n' L3 B- K; g
3 H; E6 D! R2 V4 X$ I
  实际上,张郃和高览不过是给自己的背叛找了个借口而已,这种怨气估计积攒很久了。
* [/ |: E! D& n+ _2 u$ v# C- m; U7 |8 J# ], ^2 b8 p
  如果这俩人没有背叛袁绍,而是选择退兵回袁军大本营,随后袁军慢慢撤回河北,曹操是根本没有能力再追击的。$ P+ M5 K4 {' K$ Z
7 h3 V/ o% m4 ?; ~

; y8 l2 q0 n: J: i  乌巢的粮草大本营被烧是事实,但并非是压倒袁绍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随军还有几天的粮草可用。而且袁军主力还在,兵力上仍然占优,虽说曹操此战胜了,但也是惨胜。
! ~/ V7 C( X9 q$ P3 B: W' O6 a. }  C1 E3 T7 _+ k" F
  再说袁绍军没了粮草,他曹操也没好到哪里去,同样也是没了粮草,军队再能打,也是有损耗的。, ]* K; C0 e: u. x% y: f

: I1 [0 q9 S* e2 G( k( m; h  所以说,许攸来降,并献计火烧乌巢,并非是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只是火烧乌巢,对袁军士气打击太大,并形成了连锁反应,最终引发了张郃和高览的投降,这才是袁绍兵败的关键所在。' Q6 E, |  }, U1 I

  i& F, {7 J" W  B! M* Z0 _  但,可以明确的是,若许攸不来投曹操,迎接曹操的只有两个结局:
3 k& D7 u, H: i8 o. p# {/ L* T  W
  要么退兵,回许昌再部署防御,要么曹军大营被袁军攻破,兵败被俘或被杀,除此之外,其他的结局可能性极小。
8 h; u( U4 O6 I( a* b+ f
9 t8 d+ O: V6 o8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8 21:53 , Processed in 0.14010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