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关于刘备,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善良之人,毕竟一个在临终前还在教导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C: w- D) u; r( G# I" s" J1 R D2 @: o. a1 Q1 Y4 O; L$ ~. m1 w
p: s% \4 P: W( ?4 @; I- w刘备之所以在三国口碑俱佳,完全是他自己挣的。纵观刘备的生涯表现,绝对是三国群雄中最值得尊重的那一批。
9 R- b6 y/ o+ s* u9 S" u当初参军平乱,刘备虽然是一介布衣,但是却可以拉起一支自己队伍。当地的豪杰志士,纷纷依附刘备,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也愿意为其投资。
# A% `/ u; c R1 P这是极其难得的,在当时那个世道,在不造反的情况下,想要自己创业,那基本上都得要背后有人支持,曹操、袁绍他们,哪个不是官宦子弟?哪个不是世家大族?还有后来陶谦将徐州托付给刘备,这更加说明刘备的能力和人品。
' i; R8 f* Z# M4 j Q4 l& ^% R" B3 S; s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荆州,刘表去世,曹操大军南下,刘备退往江陵。一路上百姓依附追随,竟然是数万人。然而百姓不比军队,其拖家带口,辎重过多,还有老弱病残,行军缓慢。当时曹操大军迫近,军中许多人都担心到时候走不掉,于是劝刘备丢下百姓,带兵先走。可刘备却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这些人既然追随于他,那么他就要对他们负责。
- m6 X( d5 _- X& O; h; e A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 ?7 r$ `+ f' S/ p7 E' E2 |当然,不仅仅是对百姓,刘备对于部属也是仁至义尽。当初徐庶弃刘备而投曹操,虽说是为了尽孝,但当时刘备兵败当阳,被曹操近乎逼入绝境,徐庶作为军师,此时离开投曹操,对于军心的打击不可避免。可是刘备为了成全徐庶的孝道,硬是放他走了。
* ?1 O+ t/ D8 O7 z0 t8 W( v6 V9 n- ^8 {3 W0 T4 E
还有夷陵之战中的黄权,因为刘备败得过于突然,自己退路被截,不得已投降了曹魏。虽说是情有可原,但毕竟是投敌了。按照军法,对于投降敌国的叛将,是要收押其家眷以做惩罚的。
7 {/ ?: F) ?9 w4 z2 J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 N. {2 E/ [0 p+ T* J$ E: u可是刘备没有这样做,不仅没有怪罪黄权,还善待其家眷,对于其子依然留用军中。
5 a5 J" G' r" ^% U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旁观之人很难理解黄权的境遇,但刘备理解他。乐只君子,保艾尔后。读到那一瞬间就忽然明白孔明为什么会说“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了。, W" u3 b& p8 d! G: W7 q2 h3 u
以上例子,都在证明刘备的魅力。当然,有人会说刘备是作秀,是伪君子,对于这些,我不排除刘备此举有着收揽人心的嫌疑,但是至少他做了,没有杀孽可言。在那个草菅人命的乱世,这样的表现本就难得。即使是作秀,刘备能从头至尾做几十年,也便是真的了。- j: k% Z5 b; c# d% ?
; I1 F& Q3 O8 N* f
虽然我们常说成王败寇,但是中国毕竟礼仪之邦,凡事都要讲个礼义廉耻,大义凛然。而刘备的一生恰好奉行的就是君子做派,有仁义之风。刘备如此人品,自然会得到尊重。; f3 ^0 R$ F, J/ Z5 T7 l! d. T
当然了,除了人品,还有实力,刘备奋斗多年,虽然经常创业失败,多次跳槽。但是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位有眼光的军阀,都不会吝啬对于人才的尊重。- q, l( U# r1 d2 }( e1 |2 ?/ _# b
当初刘备第一次创业失败了,转业回来仅仅混了一些小官儿,没有前途不说,还受人欺辱。
8 L. c6 F4 e+ `2 v* |4 R! S于是就撂了挑子,带着部曲投奔老同学公孙瓒去了。当时且不说二人有着同门师兄弟这么一层关系,刘备好歹军旅出身,后来又当过不少地方的地方官,身后还有一些追随者。对于公孙瓒来说,是增强实力的好机会,自然礼贤下士。
: F8 u6 `, w: f& y7 ?. C# c! M
4 P1 X# e! P a. r P+ o$ c- q最为重要的一点,刘备与公孙瓒不是单纯的主仆关系,而是合作的同事关系,只是以公孙瓒为主而已。这就好比公孙瓒要开公司,刘备找到他入股,当了一个小股东,可以分红,但是没有公司决策权。当然,他也在集团内部有职位,比如平原令,平原相等等。4 O# x" I0 Z! P" S- T8 {
这也是为何后来刘备能够入主徐州,却无人跳出来指责他背叛。否则,即使刘备做了徐州之主,那么也依然应该是在公孙瓒麾下,成为了公孙瓒势力的一部分,就像田楷那样。
6 l; Y6 q) E$ Q0 \; R# `总之,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公孙瓒这里,刘备混得挺舒服,实力得到进一步扩展。而且由于公司股东的身份,他可以借助公孙瓒集团的力量,去救孔融,完成了名望积累,为后续入主徐州埋下伏笔。
1 U7 j7 ^+ p1 ~5 W' ^0 R& b/ @/ W& g9 \ D5 j7 F2 _
公元194年,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求援公孙瓒麾下的青州刺史田楷。田楷带着刘备来救徐州,陶谦成功挖角刘备。这里有个问题就是,田楷本身就是来帮助陶谦的,双方属于同盟关系,所以这事,必然是陶谦和田楷双方达成的结果,所以谈不上背叛,自然也就没有负面评价。所以公孙瓒那边不会说什么,陶谦见到了一员大将更不会说什么。
$ M5 u {, i0 X6 Z* m- `9 w/ P而成为徐州之主以后,刘备这个身份就变了,他是乃是一方诸侯,正儿八经的徐州牧,这时候再配上他刘姓宗室的身份,那就是一个金字招牌啊。虽说比不上刘表、刘璋,但性质却是一样的,必须得礼遇。5 x, u( e2 b6 a- |$ v
当然,同样好景不长,因为吕布的反复无常,偷袭了刘备大本营下邳,导致刘备不仅兵败袁术,而且无家可归,最终只能是投降吕布。- {6 }$ }4 g9 M) N% u3 `4 i2 L
- y# v- [, _ `# s2 q这段日子应该是刘备最憋屈的时候,一方面他寄人篱下,不得不对吕布这个罪魁祸首俯首称臣。一方面,他虎落平阳,连纪灵都敢来欺负他。要知道往前面数半年,刘备可是还在与纪灵的主子袁术争高下。: L5 u' J) \! g, S" T/ S; g
很显然,这种憋屈刘备受不了,最终和吕布闹掰,投了曹操。当时曹操正和吕布对抗,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于刘备自然是欢迎得不得了。
* t% Y- P0 `$ v' i. d# J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击败吕布之后,面对被俘的吕布,向来仁厚的刘备,第一次落井下石,不顾被曹操猜忌的危险,出言提醒曹操除掉吕布,气得吕布大骂刘备。
8 A+ N9 ?# g( h; f1 c6 D; x
+ a( r9 {; W5 D/ x7 L再后来,衣带诏事件败露,刘备出逃,投奔袁绍。由于刘备是为汉献帝出头,所以他不是背叛曹操,而是为国尽忠。当时袁绍正和曹操对敌,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袁绍自然也不会对刘备冷眼相待。9 m. r, f% a. y% Z9 R% l; g! f2 ?6 U
当然,袁绍这个扶不起的阿斗,终究是输给了曹操,刘备只能是转投刘表。对于刘表来说,刘备好歹也是宗室子弟,不管之前真假与否,在见过汉献帝之后,这个刘皇叔的名头将坐实了。: J% w/ s9 e) N( v7 g c
汉室衰微,自家人于情于理都该抱团,哪怕是做样子。况且刘备好歹是有点家底,可以为自己所用,所以,刘备依然是得到礼遇。再往后,那就是赤壁之战了。经此一战,刘备大业初成,谁也不敢小瞧,强者自然能赢得尊重。
/ S8 b, I8 Q; M2 |4 @2 d/ K, G# V1 F% E, m. s- H5 M2 y
所以,纵观刘备的一生,人品与实力并重,这样的一代枭雄,自然应该受到礼遇和尊重! P# k# X3 O; W/ L
* C5 ~* H) S: i; L) o9 v( a6 Z%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