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01|回复: 0

[防癌抗癌] 医院的这项检查,每多做一次,患癌风险高43%,非必要别做!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55
  • 打卡月天数:5
  • 打卡总奖励:6902
  • 最近打卡:2025-06-17 16:11:33

5197

主题

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877
发表于 2024-3-12 14: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老婆,我最近老想咳嗽,不如周末你陪我去做个CT吧,照照肺”" r! L1 m' `4 R: @, ^: f; y

" _1 i1 m" S% H6 P$ f0 [
4 ]! y! q% c! d+ k9 x“做什么CT!别动不动就想做CT,你不怕得癌我还怕呢!”, i& U3 `' k8 P! t! v$ E! y

2 j" P  e9 Z* |" }3 T0 O“孤寒鬼!你就是嫌CT贵,不想给我花钱”& A, Z7 m) R$ V: i8 @
7 I0 L1 _  d1 a4 Y+ G1 @
张大妈无奈地看着闹脾气的丈夫,这已经是他今年第五次吵着要照CT了。
, T1 n4 G) H% Z9 U: P" S2 u: Y0 b% f
刚好张大妈的侄子也是医生,知道情况后,特意叮嘱她:CT做多了会患癌,做得越多,患癌几率越高。
7 d, l2 M) y! \' M5 B1 E' K0 s  s: ~0 T
张大妈把情况跟老伴一说,他也犯嘀咕:这要是真的,怎么医院医生还一直叫我做呢?$ u4 p. {& Z% L0 x, F
$ H1 g, [$ P" P* n2 Y
01
. ~9 ^& V- P: r+ J: C" M* m0 s- _- Q2 T
CT检查严重泛滥1 r9 `% S' |6 V

, l- w3 w' O2 N滥用CT是目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典型表现。
0 c, a& q% ^6 |- {2 A% X$ ]. P+ f) N
) a6 H8 K) h  |5 E- Q" @3 u5 ~+ T( t' W
根据我国涉及25个省份、260家有代表性放射诊疗机构的调查数据,在2016年,我国CT检查总人次占比为37.1%,即2.9亿,那时还没有新冠疫情。$ a3 ~" c8 Z6 D; J' ?/ G
( E8 A; Q4 D6 S( w
在我国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充足的地区,CT检查的占比更高。
. L- |1 B3 l; f# \' Y" Q) X  h1 f5 H9 v7 u& h) ?' ^& R
从这些检查人数的数据可以看出,做CT检查的人严重泛滥,有些真正需要做CT检查的患者,可能还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拿到检查结果,导致看病更加困难。$ L& N' G# U, h3 C8 L' o
& J# I( R, O9 p" n. s

$ V1 a/ S4 i1 `+ k$ zCT检查严重泛滥的原因之一是有些人动不动就做个CT、造影,有些家长在孩子生了些小病时,也想去弄个CT看看情况,形成了过度医疗的无效现象,还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  y+ p' v3 f2 u3 ]8 K5 `' n
  u* m3 g1 F3 R% p* R% X
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主任郑家强称:“定期体检绝非无害。”' s+ O  l& D( k1 t* ~! f

- i6 L! I) i6 s* N7 G9 S02$ a" z# m, s6 |/ ^$ s5 o2 g% T
) o# `! D/ T! e) V0 z
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 t! b7 w& e9 @) Q4 ~

4 U: C% Q' E; A5 O6 v6 S; I近日,《自然医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从9个国家中收集了超过94万人的数据,他们均小于22岁,全部累计接受了1331896次CT检查(EPI-CT)。
; Z* U/ H. }- Z$ _/ A5 D4 t2 U9 v+ Q
研究结果显示,CT剂量的积累和所有的血液恶性肿瘤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联:
* {1 v! @5 ^$ \5 W- L  t) k- o$ o4 a% s
与辐射剂量<5mGy相比,当所有剂量≥10mGy时,就能观察到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有所提高;) a, S6 ?. p# p* E4 M/ h% k+ p) b3 I

& @% D6 ?0 H. Q1 ]* w$ ^当剂量≥50mGy时,罹患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了166%。  ]/ g3 l) ^: E
" g" ?- @* f: k1 k+ v$ F0 c
同时,辐射剂量与肿瘤风险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剂量-反应关系,即辐射剂量每增加100mGy,患肿瘤的风险将增加96%。
  o9 S7 C/ o# ~* R+ i( ]7 H9 ?& e5 e
一般情况下,一次CT扫描的辐射在2-15mSv/mGy,但是剂量会“积少成多”。每增加一次CT检查,患血液恶性肿瘤的整体风险又增加43%。因为CT检测的次数越多,辐射就不断积累,从而会导致患癌风险的增高。
, @0 t# `2 ^4 a% Y9 y% m: G) c* L9 H0 E" C- j" ~# h2 ?
而且,即使在10-15mGy的低剂量情况下,也仍然会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成熟B细胞肿瘤的风险。  k- |0 s( M! V$ h( j; j% n) m
+ j' [+ d# s( F9 a! {2 T
当然,CT检查在诊断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医院一般常规检查的辐射剂量为2mSv-10mSv。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所使用的电辐射线剂量,完全在人体可承受范围之内的。  ?' F' R; X. f8 Z4 n
( A# F% S; I) R% ]( j, C" ]. z
如果非做CT不可,几个方法可以降低CT辐射风险:
) h' I6 Z) A2 I8 ~
1 `& L- r# p9 Y1、选择低剂量CT
4 ^! |! E8 o. m4 S; R$ F! C0 }6 \" ]
低剂量CT扫描已经在许多医院得到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能够保证更安全、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1 l# V" f/ x2 y
1 d8 K0 T0 O6 c6 Y2 n  O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案,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扫描和过度辐射,从而降低对身体的伤害。
( u6 {. f  y3 |* |) b: T* m# f. u' k+ i9 p3 ~; F5 h
2、做好防护措施
& a( l% g2 S+ i; U9 |3 K  r$ a3 x# ~1 B
我们在准备CT检查前,一定要穿上医院提供的防护服,可以减少非检查部位的辐射暴露。我们还可以询问医生,有没有除了电离辐射以外的可替代性的检查方法
" |! e" |0 v3 G4 |$ A7 j
9 \  C$ z) O$ |# |+ ^2 L' ~3、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降低风险/ P2 O, _/ D% ]! z6 i9 `& q/ o
4 ]% Z( ~. Z. K/ V, J9 w
如果要做CT检查,可以多吃些富含碘元素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等等,这类食物可以帮人体排出多余的放射性物质;除了碘元素食物,还有像花菜、绿茶等的含抗氧化物质食物,帮助减轻辐射对身体的损伤。
5 d! U) \1 P6 S1 N2 t1 A
2 D/ D5 A3 c% g3 z! U( X  J* o与此同时,调整好个人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改善可以降低辐射的风险。
5 A5 v% \: e/ J# P8 C' R
  I. D+ S6 N* ?8 X0 n) o03
+ |: j' w4 V6 ?9 T) w
' N) Z+ W6 Y# C0 {# e+ o$ X中科院院士:
& L# d( L$ T  f; d, N: ~: \* ?: j; B7 r* b
我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 a9 G( O1 y! a7 j/ X# C2 [

! X; Y5 a- q2 D0 G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院士早在2016就公开表态:* M9 [5 u/ G# D

+ F( a: _# f: Y( i" p2 A我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早发现了也没啥用!
0 ^, u8 y0 c( [3 [* Y3 A1 b- G+ b0 ?: \4 s! F
韩院士语出惊人,和我们之前的认知大不相同——一直以来防癌治癌都提倡早发现、早治疗,不建议筛查是什么道理?
/ [; E, d7 l# ?# t: ^& a2 `
7 q; ~+ l) n# \4 ^, J) x3 b) D韩院士拿出很多数据:
# b9 `$ h0 K0 Q- s4 ^) {" R: A3 o) V
从1990年到2013年,我国癌症新发的病例数增加了81%;肺癌的发病人数,从每年的26.2万,增加到了59.4万;乳腺癌从9.8万,增加至26.6万,增加近2倍;而前列腺癌增到了5倍;% M6 R4 Q$ O, n1 L
; w" X( k, n7 i( z
除了我国的数据,还有美国的:7.6万例病人中,一半人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癌检查,另一半人不做,结果是13年后,两组人的前列腺癌死亡率没有差别;
1 L" B4 B8 I, `4 R: D) n6 P" e4 [, h3 u
加拿大一项9万人参与的乳腺癌研究,检查组比不检查组多发现27%的病例,但最终死亡率也没有差别。
# f6 p$ C; e: ]6 Z4 @! I% m( H( F( B0 i
此外,韩院士还提出了三种癌症类型:
+ {* c" P+ H  {3 ^4 N$ C4 S0 ~$ D+ B* Z. i# j! R
一是“体检很难查出且死亡速度快”的快速型,这种是“突然查出癌”的典范;
' C4 k7 I7 n( ~9 J: ^8 q1 I2 n" D! `5 `+ x4 }" u5 h
二是“肿瘤慢慢变大,早起筛查的治愈和存活率较高”的渐进型;7 l0 V0 ?. L4 G0 i% T* w
0 l3 a$ U2 y# a" K
三是癌症发展缓慢或不变,甚至自己会“消失”
9 ^2 h% v4 o5 T% n( `1 j
: d- ?# {4 W! \" o1 g& `+ M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可能只发现了第三类,结果是让肿瘤病例增加但没太大效果,因为有时候早期病灶被切除,可能还会有后续的长期检查,而长期检查做CT检测时,又会给身体带来辐射危害,增加别的患癌风险。7 l: w. @# }' w1 o* V3 @

! _& F- ?4 f6 L: _/ {3 x0 V有些癌症还会潜伏10-20年,患者去进行CT检测后看到这样的结果,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诱发疾病的进展。: H; A& {5 R/ q  _

; B0 o4 r8 x: _: t: Y- r虽然现在的医疗仪器很先进,但大多数医生不询问病史,因为90%的疾病可以通过病史和体征做出判断,而检查不是最主要的,它只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 A1 d" z; ^0 e, M
6 f7 K. |  T' _3 J- t其实,韩院士的最终观点是,“不建议每个人都做普遍的癌症筛查,而是根据自己的症状,有针对性的检查。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
1 f9 v" s; {1 t/ R4 T( o" Y7 ~$ E7 W$ F8 G; ^, I
对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习惯,对于健康更加有益。
! M1 Z8 P/ j# H5 w# ^; u5 Z$ G# Y* m9 X" c9 w) B6 |% p
结合CT检查的研究结果和CT滥用的现象,或许今天的我们,更能体会韩院士当时大胆发言的一番苦心。0 M( K: M0 Z1 ^( @- d
$ L3 N- K% H! R$ h2 M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7 16:45 , Processed in 0.31597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