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说普通人怎么赚到1个亿。怎么说呢,这事儿要能有傻瓜式达成的步骤,还能放到网络上公开,那就必然为假,因为大家都达成了,钱从哪儿来呢?
. e l$ p( \- `; C( @ t
3 A1 W: S/ J+ n; ]5 C; j我们可以现实一点,说说普通人怎么赚到1000万,就这个数字,普通人跳一跳还是有一定可能性够到的。注意,我说的是普通人,那就不能假设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牛逼的技能,或者特别聪明,必须是万千人群中的一员。那结论来了,这个人必然不可能从工作中获得这个数字,因为就算你年入百万,这辈子也不太能靠工作就把净资产做到1000万以上的,因为你的工作会下滑,会变动,开销会增加,靠一年攒下40万左右,你不会拥有1000万的净资产——而这个年入百万的前提条件也已经不是“普通人”靠普通努力能达到的了。
7 p( f7 X0 `# F
* X% p- n& A! N' [所以前提我们明确了,普通人靠工作一定没戏。
" i0 o9 M% o% k" w那为什么前几年总有人在网络上看不起“1000万”呢?因为近些年有个捷径,就是通过一线城市买房达成。即在房子上加了杠杆,然后房子涨1块钱,净资产就涨3块钱,房子涨了5倍,净资产就涨15倍,这样是不是看起来1000万就容易一些了?现在呢,哪怕在一线城市,能过千万的房子也不会超过5%,实际成交可能比例会更低,而很多人在这个基础上还背了巨额房贷,还要跟自己的配偶平分财产,所以实际属于个人的净资产能过千万的,放眼整个中国都是极少的。
: A: [2 a7 k% Y- }8 W
. I9 b. [2 R$ C之前之所以看起来多,都是资产泡沫的锅。什么意思?即一个东西的流动性差,成交比例少,那么看起来持有者好像都可以因为这个东西身家暴增,但其实都是假的。我可以给全国每个人都发一枚硬币,说只要大家都不卖就行了,我呢,自己跟自己成交一枚,1000万一枚,这样是不是全国每个人都过千万了?这就是自欺欺人——房地产那些年导致的“千万身家”全是自欺欺人,即大家都不卖,很多人看起来就过了千万,但大家若是想把身家变现呢?一踩踏就减半,再一踩踏再减半,从资产千万变成资不抵债。那些一开始卖的人,就真的把身家变现了,赚的谁的钱?卖得晚的人的钱。
6 G8 ^) j0 ^* u; ]* G' ?2 F
中国身家千万的人的真实数量,永远跟中国这个国家的整体富裕程度相适应,如果竟然看起来比实际应该得出的数字多很多,那就说明大家一定都持有着某种巨大泡沫的东西,只是它还没破而已,你去找找那帮过千万的人的共性就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了。
" n8 [# |- @4 J( r X+ [$ ?
; ^- u: ^2 D) M x) x f就像2017年,2021年前后,新加坡移民申请里哪类人最多?币圈的,几千万的门槛眼睛都不眨,那说明什么?币圈能不能一下子承载那么多由什么都不懂的屌丝变成的千万富翁?不能,所以只是泡沫资产都没变现而已。最后那些变现了的人赚的谁的钱?没变现的人,就这么简单。
: v# U. v: m- K- \4 f7 u回到我们的主题,普通人怎么赚到1000万?一定是靠资产增值。
2 R6 T( ^; i. a B* o9 G7 X
( S ~) q& f. m' I6 v6 p这个世界的资产泡沫永远是循环的,它由人心和市场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就永远不可能有人可以消除资产泡沫。所以普通人实现1000万净资产的路径,就一定是在低估期买入了某些资产,然后在泡沫后期能提前上岸走人——本金稍大的,比如7位数,可能一个周期就达成了;本金小的,比如才5位数,那就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论,把握几个周期,也能达成。
& L4 z& |* ^( }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都这样做,上岸的又是谁呢?又有谁能买到好东西,走得比别人早呢?所以它一定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规律导致所有人照着做就行了,这和赚一个亿一样,都是从逻辑上就不可行的。
! T% i, ^3 L+ g! t( ]# z但我还是可以给你几个原则:
5 j4 o2 k8 t% h" n% S: ]; z
8 o; y. z8 P4 N }# h& b$ @1.找到大概率不会死的资产。不要羡慕那些百倍千倍的,首先能拿到百倍的,一定是小资金,一个人不可能在重仓的东西里拿到百倍,最多几倍,10几倍,一定跑完了,我说的。其次百倍千倍预期的东西,死的概率远大于百倍千倍,所以这些拿到的人一定是以无数的归零作为铺垫的,最后加起来未必能赚多少钱。
! K, X. P3 Z/ R$ H; [
/ \8 E' f- H3 j: ^6 b- i7 j2.在大概率不会死的资产里找到弹性最大的。什么是弹性最大?黄金的弹性就很小,如果你想发财,买黄金就完蛋了,因为它涨不了多少。我们需要去购买那些不会死但暴涨暴跌的东西——明白吧?首先是不会死,然后才是暴涨暴跌,因为在暴涨暴跌里,你才有掌握买卖点位的资格,你可以说你或许掌握得不够好,最后没在高点跑成功,但不能不是暴涨暴跌的资产——一个是有希望成功,另一个是连机会都不存在。
3 a3 d: y- U* ^9 B# o' p8 A, M( o) L
N8 T. X/ M0 @- z1 S" e3.在有明确泡沫周期的事物里超级重仓。你一个普通人,本来就没几块钱,还妄想通过“理财”去达成1000万,那是痴人说梦。追求“合理”的资产回报,是给欲望一般的人的,你要是欲望大,就别走这条路线。大不了被套,既然有明确周期,等几年又何妨呢?
, B. a0 y; m& U6 e
3 i0 b# ]- l2 |; a! `: J4.在你身边人都说不行的时候,慢慢持续买入,最好这个东西还有买入门槛,那就更佳。资产低估期之所以是低估期,就在于大家都说它不好,不然哪来的低估?但不是所有大家说不好的都是好东西,你得比他们懂。
6 }" n" A, Q9 e; u( J* H
7 d- E+ `( O* a. B& n( k+ @3 v
5.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卖,那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目标,到了就走。比如你一共10万块钱,给自己一个50万/100万的目标,达成了就卖,留一点资产的底仓,其他的变现后锁起来,一定要锁起来不能动用,不能拿去花销,不能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因为那是你达到1000万净资产以后的事儿。反正它有周期的,你掌握了方法论,那就给自己准备2~3个周期去达成你的目标,而不是一定要在一个周期内就完成。
9 z$ }) x# Y& R
这个世界什么都会变,人心不会变,按照这个步骤循环做就行了,虽然最终的效果每个人有差别,但平均大差不会差。
; g" ]. y; ?2 Q+ n0 h+ t4 j9 ]7 f
如果你觉得这样就掌握了财富密码,就万无一失了,马上开始找标的,开始执行了,那你就错了,你还需要一味药引。没有这味药引,你的失败概率会增加无数倍,那就是你要有一份做得还不错的工作,要有不错的持续正现金流——不是要你做人中龙凤哦,还不错即可。
+ d- P# r0 g2 |为什么光有存量资产不行呢?我告诉你,一个人如果持有的都是不产生正现金流的资产,又没有劳动收入,这个人是废的。任何人,我说的是任何人,如果只有存量资产,哪怕再多,都会败完。一个人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机会,100%会过量投入,哪怕初期克制,也会越投越多,然后在这个机会处于熊市期的时候,捉襟见肘,焦虑,低价甩卖好资产,100%是这个过程。
4 t$ @& s" `4 J6 W0 s$ g! c# G所以一定要“生钱”,不管是拿钱作为你的本金,还是拿你的身体,你的脑袋,你的时间作为本金去生钱,总之一定要生钱,然后才能去循环做上面“抓资产周期”的过程。
! K& _3 `" c: E9 }9 |# q: M工作不是让你暴富用的,工作是让你度过那些可以不贱卖资产的日子的。我开了那么多期定投,每一期都赚钱,但就是还有人赔钱,为什么赔钱?搞不定自己的现金流,还想贪婪,所以在资产价格低位的时候提前出局,就这么简单。
; ?6 n' B2 o9 G. h' |; Y' \/ H( o Z6 f8 Z& l* F' H2 g; W
赚到1000万,并不需要你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只需要你搞清楚赚钱的原理。同理,你是清华北大,是高考状元,有这个天赋那个天赋又如何?没掌握赚钱的底层方法论,就啥也不是。
( G6 D, h/ h& R, K
对了,后台一定会有杠精,说这个问题那个问题,你记住了,正因为有这帮人的存在,你才有机会达成,如果所有人都去做,那“普通人”是100%无法脱颖而出的——这些人越多,你达成越容易,这在投资里,叫“市场噪音”,噪音越多,资产价格偏离越大,利润也就越大。
3 A6 T. i* c; V, z* Z. L3 ^% q& G: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