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喜欢看些历史方面的书,发现了一个有趣和奇怪的现象.自从刘备在四川登基称帝后,蜀地就俨然成了一块令各路枭雄纷纷垂涎三尺,无比觊觎的肥肉.在此割据称霸,建国立业,自封帝号的人物不少,但都逃不出传不过二代的宿命.三国时的刘玄德在四川自称汉帝,是第一个见诸史册,以皇帝自居的历史人物.以后,在蜀地上陆续出现了不少打着各种国号,但足不出川的蜀皇帝.他们与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立国时间短,最长的不过四五十年,短的只有数年;其次,基本上不超过二代.除了西晋末年,氐人李特建立的成汉政权,大约共是五代.其他的政权均不超过二代,有的只有一代就被灭了.例如东晋时的谯纵,明末的张献忠.其他的蜀地大王们,也好不了多少.五代的前蜀才三十余年,历经王建,王衍父子二代,为后唐所灭.后蜀也是三十多年,历二代,孟知祥,孟昶父子,为北宋所灭.$ q; A, {2 u# k
) \" {# |4 c e: ~& K7 a4 ]0 g7 D- K1 ~' C
/ D. o: @' ~* F6 ]/ _
不过就是李特的成汉国也只存在四十四年左右,虽然史家称它历经五主,但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有三代.李特建国时,还未控制全蜀之地,连成都也只得到了一部份.不久即被占据成都内城的益州刺史罗尚袭杀,其子李雄等率部出逃.一年后重新返回,并最终攻克成都,建立政权.死后,其指定的接班人侄儿李班,还在守孝期间就被雄子李寿所杀,根本还没来得及正式登基.李寿自称蜀帝,去世后传于子李势,最后被东晋权臣桓温所灭.按此推算,亦不过三代而已.( S' @5 g9 g2 X8 x( I+ \1 e/ q
/ x' ]5 H- m. [+ U1 h) Q
8 T1 W# ]* [ l9 [( S 据说孟知祥入蜀时,在路上遇见一个老人吃力的拉着板车,可上面并没有装载多少货物.他感到很好奇,就问老者车上究竟装了多少东西,怎么如此沉重.老人慢条斯理的答道:"尽力不过二袋(代)"孟知祥不解,以为咄咄怪事.称帝后,猛然回忆起此事,顿觉不祥.一直引为心病,没想到竟一语成谶.此后,川蜀大地不乏各路大小军阀,林立割据,据地称雄一时,但鲜有长久的.包括民国时的二刘,再厉害凶狠,最后也只落得个或死或降的下场.连子孙也传不下去. - \4 I/ H. r) ` : v" {/ p, z. s4 _% l $ c' G0 a3 p# L& c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沃野千里,有四塞之固.易守难攻.历来有宝地之称.照理说,不论是谁,得到蜀地,自保是没有问题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在此地称王称霸的都是短命的小朝廷.有着被唐代大诗人李白惊呼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恶劣交通的蜀地,硬是挡不住前进者的步伐.这也真可谓是咄咄怪事了! x2 _& k% I" O S( [0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