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u) I, G+ f& p! a: @" n! u 话说诸葛家三兄弟,大学毕业之后,都选择去当公务员。因为公务员好,待遇高,工资高,福利高,社会地位更高,还有优厚的退休金,养老金,住房补贴等等。0 W Z6 h" b- d2 Y, G6 z) e+ a- L. q
也正因为公务员热门,所以特别难考。诸葛家三兄弟,两个都考上了公务员,一个在东吴公干,一个在曹某手下做事。9 W7 I4 n% t& o9 c) k
唯有哪个后来名灌天下的诸葛亮,偏偏屡考屡败。最后心灰意冷,呆在家里。/ g% L N1 l5 y, d0 R8 I
恰巧家里有些田地,虽谈不上大地主,但也算得上中上人家。如今两个兄弟在外当公务员,家里的田地就缺了人手打理。于是,诸葛亮就开始打理起这些田地来了,俨然清华的博士生回乡务农。 * W) o) @- O* Y* n3 e5 H! [- E. e, z# I6 k; ?/ h) T
先不说诸葛亮务农的情况,先说说诸葛亮为嘛考公务员屡次失败。诸葛亮哪,很是聪明,当然,还没到绝顶的程度,他没有秃顶嘛。诸葛亮喜欢理工科,什么地理,物理,气象,生物,等等,就是不喜欢耍嘴皮子的文科。什么红学呀,三国研究啦,水浒揭秘啦,还有西游探秘啦,全没兴趣,因此那以文字游戏为主的公务员考试,他就不行了。, ~) {1 d" z: M9 y
后来诸葛亮虽然做了大官,可因为文笔不行,看见这个就头疼,所以能不写就不写。这可不象曹操,随口就是文章,所以曹操有很多文字传世。那诸葛亮给刘备当官时,搅尽脑汁只写了一篇文章,《隆中对》,自此之后再没写过。后来刘备死了,刘备的儿子接班,诸葛亮才搜肠刮肚,勉强写了篇文章,《出师表》。那文章,文体都不对,根本不象朝廷的奏章,更象是口述的家信,叔叔写给侄儿的。由此可见,诸葛亮确实不擅长文字功夫。; D. p. O7 D9 t. r4 E& ?! X0 {
) P- X3 V5 r- Z+ L* h 因为诸葛亮喜欢理工科,人又聪明,因此家里的田地,在他的打理之下,生产喜人。诸葛亮念了几年大学,虽然没当成公务员,挺是遗憾。可在家里,他也找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地方,所以就安下心来务农。 , E7 Z5 W; Y# q/ B E 这一阶段的务农,对诸葛亮后来的发展极其重要。通过实践,诸葛亮的科学技术知识猛涨。* n5 a. ]) o0 C+ e/ j' B3 [# {
他掌握了高超的水利技术,以及农业耕种技术,为以后蜀国农业水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传说,诸葛亮在蜀国主导了水利工程和农业耕作,留下了《农经》,《水经》之类的技术专著。/ Y H- y5 P( L* x, B2 g* ~
农业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因此研究气象天象等等,就极为重要。这一阶段,通过观察积累和思考,诸葛亮掌握了精神的气象天象技术。后来赤壁大战之时的借东风一事,就得益于此。 : ^$ M. J! X2 h. A, w" T3 k5 B* p6 G# j0 J4 s7 u
为了提高农业工作效率,诸葛亮研究和改进了不少农具和农用机械。当然,那时主要还是经验积累阶段,尚没有什么重大发明。7 n$ U6 k! h0 H! d
3 n N: s" Q2 U { p( Q f8 }! F
由于诸葛亮农业技术出色,他家的田地收获喜人。因此诸葛亮也小有名气起来。当时的社会,是大地主的社会。那些大地主家,虽然有很多土地,但产量不行。因此就聘请诸葛亮作农技顾问,请他介绍经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无非就是讲讲怎么挖沟灌溉排水,怎么给母猪接生仔猪存活率高,怎么给母猪配种,能怀N胞胎之类。 - ~& T6 T. i% o 因为这个缘故,诸葛亮结识了很多大地主。这些大地主在政治上很有能量。因此,这位诸葛亮以后出山从政,打下了基础。诸葛亮的丈人,也是这么认识的。他丈人觉得这小伙不错,就把诸葛亮招为女婿了。4 O# A' {: Y2 _" ?
* {9 J7 J. Q4 X/ \
由于长年在野外田地劳动,诸葛亮得了风湿,腿脚行动不便。这个,从侧面也可看出,诸葛亮为了搞好农业,付出了多少努力。 0 D; A$ o$ M; G# j8 _, n0 h0 z 后来,诸葛亮到了蜀国,做了军师。因为他的腿脚不便,常坐轮椅。如果是崎岖的山地,就坐滑杆。滑杆坐多了,再加上以前务农时对机械知识的积累,诸葛亮受了启发,最重发明了木牛流马。& A& E8 ~- o# z# q" x4 W
% A' K! {( x3 I2 o& i) t 那木牛流马的秘密到底是啥呢?7 Q6 z( K- O2 u9 K8 L, r: c
其实,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车辆的避震悬挂系统。 8 R, V% _- `& `# l: ~! P 古代的车辆,没有这个避震悬挂系统,整个车体是个刚性的车体。这样的车,跑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十分颠簸。而且,一是容易损坏车辆,二是费力。( `5 {8 D1 a$ Y+ O$ |7 w
这诸葛亮将刚性的车体同弹性的滑杆合二为一,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避震悬挂系统车辆。/ r2 l5 G$ D- @* J
那木牛载荷大,那避震就比较硬,那流马载荷小,那避震就比较软。就好比一个两吨的农用车,一个零点五吨的小皮卡。; U4 X' W) K. P: c
那车辆上还有机关,一拨就可把避震锁死。避震锁死之后,那避震悬挂系统就失效了,整个车体都变成了一个刚体,车辆难以推动。当年曹操的军队杀过来,就因为这个避震被锁死,推不动车,没法拿走蜀国的后勤物资。 : y7 I' e7 d; ~ U) |' j n6 T* k
为什么避震悬挂系统有和无,差别这么大呢?' a6 ^, ?' @7 P0 J
因为,如果遇到一个浅坑,避震悬挂系统会吸收下坠的能量,然后往上弹回去,这样车子就《变轻了》,不需要很大力就可把车子推出浅坑。 p2 J, g9 y3 B# Q! L
: i g5 m* ]/ Z. |8 I+ e, ^6 H a# P3 m6 o* U4 @4 L
' t Y; R! \2 d$ ]* {$ a
那刘备,到底是个卖席子的小贩出身,没有大眼光。以为找到了天才,其实,诸葛亮只是一个优秀的农业技术员。让他来管理国家,是不行的。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国家领导人物,从没有农业技术员出身。因为他们不合适,真的不合适。0 n* x2 K% S" _" r; b( Y6 |
你看,诸葛亮主导的多次北伐多糟糕?不仅寸功未得,反而耗尽了蜀国国力。 # B! N. L& L' l* O3 R 0 k1 e1 f7 |8 @( R' k* @ 还有奇葩的诸葛连弩,虽然威力巨大,可是太费弓箭。蜀国国力太弱,跟强大的曹魏打仗,别人射一箭,你却要消耗十倍以上的弓箭,国家的生产能力怎么跟得上,经济上更是承受不起。 7 M n5 A; j2 T6 @7 Z 想当年,太祖打天下的时候,三国这部书一直带在身边。闲来读一段,获取军事灵感。咱太祖可坚决不学啥子诸葛连弩,那可是深刻的教训。咱太祖提出,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最重,军队在咱太祖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夺得了天下。 " p: k+ F; k/ J7 b/ V' }5 _ 虽说咱太祖也是农村出身,可咱太祖就是不学那鬼门子农业技术。不但这个不学,理工科统统不喜欢。念书的时候,数学还不及格。不过这完全不妨碍咱太祖最终成就大事业,成了万众敬仰的太祖。7 j' {: i: z3 @9 y, F
& i/ n. ?. b- u( i4 i 还有那孔明灯。最初不是用来飞上天的,是用来杀虫的。用火光来诱捕虫子。诸葛将这个灯放在水面上,一晚下来,水面上满满一厚层虫子。! ~+ B% M" f9 e4 g# h
一次,蜡烛快烧尽的时候,因为分量减轻了,那灯就冉冉升了起来,从此孔明灯流传于世。 / I1 O/ z! Q2 ]) b4 O 虽然这个捕虫的效果好,可那成本也太高了点,得用蜡烛。蜀国平原广阔,为了杀虫,得点多少蜡烛? ' Z2 i9 j% r( T( I1 a+ O8 K 那蜡哪来?蜂蜡。让谁去搞?孟获。结果苦了孟获领导下的部落,天天上山找马蜂窝,被蜇死了不少人。忍无可忍之下,孟获反了。) l% c0 ^% f0 F) q( t: P& i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