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1 H0 j% {" h' Q+ j% ^9 A0 n) j9 l/ g吃得越饱,死得越早? , s: e) _8 M' b" |$ Q . a j) {* ]2 w: @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子刊《自然·代谢》过去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了:吃得越饱,死得越早!3 ]3 C2 g% I k* W7 x Y( [
研究人员对800只小鼠进行了“限制饮食”和“随意进食”的实验,结果发现—— ' Q6 [; B4 M+ T/ U/ R) i; G' ?! A- w* P; x
在寿命上,长期限制性进食小鼠>早年限制性进食小鼠、晚年转为随意进食小鼠>早年随意进食小鼠、晚年转为限制性进食小鼠>长期随意进食小鼠。 , i, Z. x6 m- ~# k. a8 y; v- y6 `+ Q' J6 ^
也就是说,如果从年轻时就坚持限制住饮食,那么到老年时可以活得更长、更健康。7 R4 e2 ?! m* u/ _ W: H3 h
( ] O5 G; Q2 m" r' l8 b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和威斯康星大学也曾以恒河猴(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3%)为研究对象,展开过长达20年的观察研究。; N# i' K8 c5 s( m; R; o- s
! d- j' z! y# f" K8 p9 i
研究则显示,每天进食量减少30%的猴子,最长寿命达到了43岁,寿命延长了20年;而随意进食的猴子,死亡率大约是前者的3倍,高达37%。 ! e6 L/ S4 w6 w7 k! x / Y# q6 ~3 r5 k. B. v0 s* b' ~8 p虽然动物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套用在人类身上,但经常吃太饱,真的很伤身! # H# W1 o0 y5 U% @; K2 S9 t8 } ! k# ^ p. E" r$ _1 ?# U4 x首先是胃,胃肠道长期超负荷,胃黏膜就一直处于“紧张工作”的状态,而一旦胃黏膜屏障受到破坏,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糜烂这些难搞的毛病就可能缠上你。 4 S; I( |/ F7 ?2 d; m h) E, ]3 Q8 Z/ I/ J5 G& T
其次,能量过剩带来的是体重增加,而人一旦超重,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发病风险就会增加,甚至可能导致肝癌、胃癌和胰腺癌。 2 F3 B W9 a7 y8 @* ~1 c9 K. i @$ C6 ?# Q! a8 O% X! H
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吃的“度”呢? . a, v: P, F9 |8 m. ?& f& A3 B5 G0 A& q9 ?) ?: M8 U
美国耶鲁大学通过确定参与者的基线热量摄入量,以减少热量摄入组(八分饱)、照常饮食组为对比,分析了其后2年限制卡路里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 O' ]# S* Y6 A研究表明,每顿吃“八分饱”,可以改变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使身体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有助于提高寿命。 ( t3 j( H& \# w& C& v/ J. d Z关于“饱”的程度,衡量标准主要靠自我感知,一般来说,吃到七、八分饱就应该放下碗筷了。 ! `" @; }; S' U6 u1 B% s! C5 O" e* G5 x7 D! P- P: \
七分饱时,胃里还没觉得满,对食物的热情却已经下降,吃饭的速度也明显变慢,虽然不吃也不会饿,但还是会习惯性地多吃一点。) {1 J L1 T1 K5 H) \6 y
) ~1 @" h' s: {0 h: s2 i
八分饱则是胃里已经可以感觉到满,但再吃几口也不会难受的程度。" a4 u! y6 y' C
7 t5 N7 w6 D; o; L/ i2 S' e' ]4 W摸摸肚子上凭实力在春节攒出来的小肉肉,你是不是已经打算“洗心革面”,下定决心吃点清淡的? 0 D2 u. A5 L$ e' ]- h, | 5 t6 P8 [1 D) @! n D$ Q* e如果要问,在中国养生界还有什么“四字箴言”能和“多喝热水”肩并肩,那一定是——“吃清淡点”~ # B; W6 V7 G4 c. m1 z+ y4 V( j4 P# ]
吃得越清淡,寿命越长? + D$ @ D; W& z9 a 7 u3 s5 x- \5 R: j5 s( D不少人信奉饮食越清淡越好,甚至不吃肉、只吃素,认为能够长寿。5 a( e5 c1 ]! o9 d- _
8 z, x* s; t& F+ F8 ]
偶尔吃一两顿还行,要是天天吃、顿顿吃,反而会降低体质,更容易被疾病侵袭。" I( R- b2 v; n/ {
' U7 E- I) s& ^( b% |" D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在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只能靠食物供给。3 c+ {0 p7 J3 ^( y+ q+ J! T
. t: u- f q. k2 k
而植物细胞不仅蛋白质含量少,还被细胞壁紧紧包裹着,远不如动物蛋白那样易被人体吸收。8 P6 _% S; n$ s8 l) Q. Y Q/ h
" y: |6 S- S' b; b8 A! }% p y$ R
长期吃素,容易出现疲惫乏力、面色苍白、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 Y% j- |5 G8 X) U. `+ B$ Z
8 r7 V- [, i6 R0 O, K: j2 u营养严重缺乏时,还可能导致结石、骨质疏松等问题,甚至造成痴呆。6 `. C/ w# g7 ]
; U4 C P% G* I* f$ Z
此外,长期吃素也可能引起脂肪肝。/ h9 N# A& v. `5 B0 f7 p5 |! {
( H# |9 e& t7 P$ B; c
/ I/ Q w) n) V& K5 V肝脏运输脂肪的过程需要蛋白质的帮助,长期吃素,尤其是将蔬果代替正餐,很可能会因为营养不均衡而缺乏蛋白质,导致脂肪的转运出现问题,引起脂肪堆积。 # o5 J: m+ q# ~6 f+ K- H% Y Z7 z. c+ H0 ]* w7 I) f
而且,水果大多富含果糖,果糖能被身体直接吸收,摄入过多无法及时消耗,很容易转变为脂肪囤积在肝脏。 3 J5 C# j4 I- r9 {, P9 b9 v. Z2 Z4 ^4 a! _7 d* P2 I ?8 T
已有研究证实,果糖的摄入与脂肪肝的患病率呈现了很强的正相关。 2 w% }, t7 {6 I) ~$ M5 v5 S8 f( c# K) C2 M
加之与吃肉的人相比,吃素的人更容易感到饥饿,在消化系统的刺激下,通常会吃更多的米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以增加饱腹感,同样可以变成脂肪。% V& O& t3 T, W: {* q r& e
$ t$ Q( A- c1 _1 w- A L ?6 M, p# V% u* y# \9 t/ Y
那么,真正的“清淡饮食”到底是怎样的?6 Q6 Q: S5 q* Z& x( z
1 W$ z! W& Y; S3 w) W7 E P [“清”不是无油无脂,“淡”不代表不放盐,而是减少或避免摄入高脂、高盐与高糖食物。6 ~7 n7 E! s+ p+ A
# Q2 z- _7 ]/ p
“清淡”其实是相对于“肥甘厚味”而言的,应该包括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大豆坚果等在内,食材全面、营养均衡,并且把动物性食物和油、盐、糖等控制在合理范围。5 t' s' G% ]. V& n
, f9 e8 K8 e3 `5 k. S: v: q4 h5 D同时,也需要警惕食物中的隐形脂肪,如沙拉酱、糕点、面包等,以及罐头、咸菜、香肠等隐形盐。3 {$ V( S3 \0 ?) l. Y
* A% T, J, `- j
在烹饪方式上,避免煎炸、熏烤,优先选择蒸、煮、炖、拌、炒。 . K. d: d" c4 N/ A1 @" s, h * M* r' g* g+ A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