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05|回复: 0

三国中的各项重点工程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1008

主题

48

回帖

6182

积分

版主

积分
6182
发表于 2024-3-7 19: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我国明清时期的中央机构里,共分为六大部门,来处理有关国家大事.这六个部门的名称是:吏部,户部,刑部,兵部,礼部,工部.其中工部主管的全国各大工程项目,比如: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修筑堤坝,建造宫殿,制作供军事方面使用的器材设备或专供国家有关方面需要的各种物品器具等等.总之,类似于如今的国家水利工程部和工业部的一个合成体.当然,作为一个整日里与各种工程项目打交道的国家专负责门机构,自然少不了要搞那些被现在称之为"形象工程"的国家级重点工程.三国距今大约有1800多年了,那时候虽有九卿制,但似乎没有专设的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的部门和职务.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三国中那些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国家重点工程.遍览全书,这些重点工程项目的用途一般只有二个:一是政治需要;二,纯粹为了满足君主们的享乐.现在,本人针对它们的用途作一下简单的介绍.3 [: _7 R4 J% i( N+ T4 n* f) E
, u( o/ K& z  c& p$ f/ r

  x% j* ]6 y' K
; ?/ `4 i! R" i8 a  G9 o- X       面子与形象工程:
% {9 A) L6 v" }+ |1 t: g       一,登基坛的工程.这是每个皇帝登基,都要搞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程.也是皇帝登基所必须遵循的一个礼仪.这也是三国中最重要,最重大,最重点的一项工程.魏,蜀,吴都对这项工程表示出超乎寻常的重视和关心,而这三个国家的正式建立,都从这件大工程上开始的.
; F9 E! Y1 _3 B" R2 k       1,魏国的受禅坛工程.第80回,曹操死后,其长子曹丕嗣为魏王,手下一帮曹氏爪牙华歆,王郎,辛毗,贾诩等早就等不及了,迫不及待的闯入皇宫,或花言巧语,或恶语相向,逼迫汉献帝把帝位禅让给曹丕.最后在曹休,曹洪等将领的武力威胁下,傀儡皇帝终于投降了.下了禅国诏书,连同玉玺,命人送到魏王宫中,准备办理相关移交手续.未料,送了二次,都被小曹拒绝.而曹丕之所以拒绝的真正原因,正如他自己所担心的那样:"虽二次有诏,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也就是说,面子上不大好看.不过他不用担心,有人马上替他解决了这个问题.贾诩曰:"此事极易.可再命张音赍回玺绶,却教华歆令汉帝筑一坛,名受禅坛;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王.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丕大喜令张音赍回玺绶,仍作表谦辞.心领神会的华歆对汉献帝说:"陛下可筑一坛,名曰受禅坛,集公卿庶民,明白禅位;则陛下子子孙孙,必蒙魏厚恩矣."帝从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繁阳,筑起三层高坛,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至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余万.帝亲捧玉玺奉曹丕.丕受之.至此,汉朝的历史正式结束,一个全新的曹魏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正式开始了.瞧,卖个国也必须搞个形式主义,要在大庭广众面前正经八百,郑重其事地办理卖国手续.而且绝对马虎不得,因为这事关曹丕的脸面尊严,尽管把汉献帝的面皮都剥尽了.而魏国的受禅坛工程也成为了三国第一个有关国家和个人面子的形象工程被载入史册.
7 l3 x/ a- z+ W! k$ }. J( U+ e      2,蜀国的登基坛工程.第80回,在得知了死敌曹魏集团已斩断汉室正统地位,正式建国后.刘备集团的人马们都坐不住了,纷纷赶到主子刘备面前,强烈要求刘皇叔顺从天意民意,登基当皇帝.在走了与曹丕相似的三推三让的固定过场后,以忠义标榜于世的刘大耳终于以一句:"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变相答应了部下们的要求.一见大家的愿望被满足了,诸葛亮立即趁热打铁:"主上既允所请,便可筑坛择吉,恭行大礼."即时送此刻还是汉中王的刘玄德还宫,一面令博士许慈,谏议郎孟光掌礼,筑坛于成都武担之南.诸事齐备,多官整设銮驾,迎请汉中王登坛致祭.司业谯周读罢祭文,孔明率众官恭上玉玺,汉中王受了,文武各官,皆呼万岁.从此,又一个新的蜀汉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诞生了,并与北方的曹魏国并驾齐驱,平分秋色起来了.蜀汉国建造的登基坛工程是紧随曹魏其后,毫不相让.虽然刘备在明面上反对自己登基称帝,开口一个:"孤岂效逆贼所为!";闭口一个:"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似乎十分的忠义.但请大家不要忘记,他这个汉中王其实也是自封的,没经过任何合法的手续.除了他自己的部下以外,没有谁承认过.连表面上的盟友孙吴集团也不予承认.而且更耐人寻味的是,早在第73回,刘备已经登过一次坛了.只不过是作为一个王者身份登的坛.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群臣皆按次序排列.许靖,法正,请玄德登坛,进冠冕玺绶迄,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瞧,刘备拜王仪式的场面搞得相当的隆重,而且规模很大,不亚于称帝.按理说当个王爷,没必要,也没这权力特地筑个坛,接受部下的朝贺.刘备却这么做了.这行为往严重的说已经属于大逆不道了.要知道曹操当了魏王,还是经过皇帝正式批准授予的,他也没筑过坛,并当众接受部下们的祝贺.在书中,有关成为王爷所应该遵循的礼节也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第68回,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德,宜进爵为王.献帝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看,曹操当了魏王,所享受的待遇说的一清二楚,但就是没有筑坛受贺一事.就连孙权在82回接受了曹丕的册封,当了吴王,加了九锡,也没有筑坛以示庆贺.唯独刘玄德却一连二次筑了坛,而这第一次只是为了自说自话当没有人认可的汉中王,第二次仍是自说自话,不过这次的级别上去了,是当皇帝.而此时孙刘二家还没有翻脸,作为盟友的孙权竟置若罔闻,二次都没有派一个人前去表示祝贺.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孙仲谋很清楚刘玄德这样做的真正意义何在,而他根本就对此不买账.刘备集团的二次筑登基坛工程,在三国里也是绝无仅有的.
" W% s' z+ l3 a, o* ^% F        3,吴国的登基坛工程.第98回,孙权得知在蜀军的进攻下,魏军接连败退,损兵折将.犹豫不决是否乘机出兵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奏曰:"近闻武昌东山,凤凰来仪;大江之中,黄龙屡现.主公德配唐虞,明并文武,可即皇帝位,然后兴兵."多官皆应曰:"子布之言是也."遂选定夏四月丙寅日,筑坛于武昌南郊.是日群臣请权登坛即皇帝位,改黄武八年为黄龙八年.与曹丕,刘备的建造登基坛的过程相比,孙权的登基仪式非常简略,筑坛的相关细节描写得也十分含糊.但有一点是相当明确的,那就是,要当皇帝,筑一个登基坛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建国伊始所必须开展的一个重点工程.
# @, k/ p& V$ k9 U6 T" {' e        4,晋国的受禅坛工程.第119回,魏国权臣司马昭死后,其长子司马炎嗣位晋王,并接管了父亲留下的所有权力.安葬其父已毕,司马炎立即召来死党贾充,裴秀,毫不隐晦地向他们表示了自己急于篡位的想法:"曹丕尚绍汉统,孤岂不可绍魏统耶?"贾充,裴秀二人再拜而奏曰:"殿下正当法曹丕绍汉故事,复筑受禅坛,布告天下,以即大位."炎大喜.次日进宫,威逼魏主曹奂让位.黄门侍郎张节怒斥之.被司马炎喝令武士拿下活活打死.奂泣泪跪告.炎起身下殿而去.奂谓贾充裴秀曰:"事急矣,如之奈何?"充曰:"天数已尽,陛下不可逆天,当照汉献帝故事,重修受禅台,具大礼,禅与晋王.上合天心,下顺民情,陛下可保无虞矣."奂从之,遂令贾充筑受禅坛.以十二月甲子人,奂亲捧传国玺,立于坛上,大会文武.请晋王司马炎登坛,授与到礼.奂下台,具公服立于班首.炎端坐于坛上.从此,中国历史上一个旧王朝覆灭了,一个新王朝开始了.非常有趣的是,这个权力交接过程给世人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连筑坛之举也极其熟悉.简直可以说是魏国受汉朝禅让的翻版.故有人谓此曰:"依葫芦画瓢",颇有报应的味道.不过,从晋国筑造受禅坛一事,说明了在古代,没有哪一件事能比皇帝登基更为重要,更没有哪一项重点工程能比筑受禅坛让皇帝体体面面的去登基还要重要.
, y* w$ U$ ^; S7 _! N
# n: {& t5 Q* G; h
$ r) H6 G3 j+ f) x' {$ S         土木基建工程:第105回,魏主曹睿青龙三年,因边境无事,三国各不兴兵.魏主在许昌,大兴土木,建盖宫殿.又于洛阳造朝阳殿,太极殿,筑总章观,俱高十丈.又立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命博士马钧建造,极其华丽.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光辉耀日.选天下巧匠三万余人,民夫三十余万,不分昼夜而造.曹睿又降旨起土木于芳林园,使公卿皆负土树木于其中.又召马钧问曰:"朕建高台峻阁,欲与神仙往来,以求长生不老之方."钧奏曰:"汉朝二十四帝,惟武帝享国最久,寿算极高,盖因服天上日精月华之气也.尝于长安宫中,建柏梁台.台上立一铜人,手捧一盘,名曰'承露盘',接三更北斗所降沆瀣之水.其名曰'天浆',又曰'甘露'.取此水用美玉为屑,调和服之,可以返老还童."睿大喜曰:"汝可引人夫星夜至长安,拆取铜人,移至芳林园中."钧领命,引一万人至长安,令周围搭起木架,上柏梁台去.不移时间,五千人连绳引索,旋环而上.那柏梁台高二十丈,铜柱圆十围.马钧教人先拆铜人.才拆下铜人,忽然台边一阵狂风起处,飞沙走石,急若骤雨.一声响亮,就如同天崩地裂,台倾柱倒,压死千余人.钧取铜人及金盘会洛阳,入见魏主,献上铜人,承露盘.魏主问曰:"铜柱安在?"钧奏曰:"柱重百万斤,不能运至."睿令将铜柱打碎,运来洛阳,铸成两个铜人,号为"翁仲",列于司马门外.又铸铜龙凤两个,龙高四丈,凤高三丈余,立在殿前.又于上林苑中,种奇花异木,蓄养珍禽怪兽.少傅杨阜上表谏阻.睿不省.只催马钧建造高台,安置铜人,承露盘.又降旨广选天下美女,入芳林园.众官纷纷上表谏诤,睿俱不听.这是三国里描写得最为详尽的有关以国家名义大兴土木,建造奢华享乐之用的重点工程项目.不过看起来非但劳民伤财,而且根本就是在祸国殃民.可以说,魏国灭亡的时间,已经从这里开始倒记时了!% |# h6 A- f: ]! Y% q  C& Z

. M& x( a* x8 E8 h2 \, _
4 q7 \0 Q. L' x8 V% e        军事防御工程:第120回,吴主孙皓荒淫残暴,民忧国敝.晋帝司马炎在秘书丞张华的提醒下,派出五路大军讨伐东吴.孙皓闻讯大慌,幸臣中常侍岑昏问其故.皓曰:"晋兵大至,诸路已有兵迎之,争奈王濬率兵数万,战船齐备,顺流而下,其锋甚锐,朕因此担忧也."昏曰:"臣有一计,令王濬之舟皆为齑粉矣."皓大喜,遂问其计.岑昏奏曰:"江南多铁,可打连环索百余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于沿江紧要去处横截之.再造铁锥数万,长丈余,置于水中.若晋船乘风而来,逢锥则破,岂能渡江也?"皓大喜,传令拨匠于江边连夜造成铁索,铁锥,设立停当.晋将王濬率水兵顺流而下.接到前哨的报告后,濬大笑,遂造大筏数十万,上缚草为人,披甲执仗,立于周围,顺水放下.吴兵见之,以为活人,望风先走,暗锥着筏尽提而去.又于筏上作大炬,长十余丈,大十余围,以麻油灌之,但遇铁索,燃炬烧之,须臾皆断.两路从大江而来.所到之处,无不克胜.晋军直抵石头城下,吴主孙皓请降,吴国遂灭.三国也终于彻底地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吴国的宦官岑昏看来有点小聪明,所以献上了如此一条貌似坚不可摧的铁索,铁锥计,以阻挡晋军前进的步伐.但正如王濬大笑的那样,根本就是徒劳无功的.暗藏在水面下的铁锥被大木筏给带走了,横在江面上的铁索被熊熊大火给烧断了,防卫的吴兵竟会被假人给吓跑了,却不知道去侦察一下.吴国的这道表面上十分强大的防御工程,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和它的军队一样,一触即溃.那被吴主孙皓寄予厚望,倾全国之力打造出来的重点防御工程,结果成了一根真正的救命稻草,一副不能充饥的画饼.个人对于这项防御工程的评价,一句话,"梁山上的军师-----无用(吴用)".而贡献这条计策的小歪才---岑昏,其个人的下场十分悲惨.吴主孙皓投降前,东吴群臣长期被压抑下来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众人涌入皇宫,碎割岑昏,生啖其肉.可见对他是恨之入骨.估计作为有三国中最残暴君主之称的吴主孙皓的宠臣,岑昏一定在平时得罪的人太多了,故遭此噩运.由此看来,岑太监会向主子献上铁索计,可能也是意识到危险已向他迫近了.此计若成功,上可保国,下可保身.但从结果来看,都不能保住.最后,吴国灭亡了,孙皓投降了,岑昏自己却丢命了!铁索封江,铁锥凿船,这个三国中带有军事防御目的的重点工程,在火神面前败下阵来了!
+ s) N; `* }: O# [6 k" q6 f
6 u/ ~/ |; `- C/ y  v0 T! c! i3 E0 v' _1 {! I
        以上这些工程都是在以国家的名义下进行的,倾全国财力,人力,物力,有国家专门委派有关领导负责并监督执行的大型工程项目,堪称是三国时期的重点工程。大部分的重点工程所起的作用,都让它们的使用者感到满意,虽说耗费的都是民脂民膏,只有极个别的没有达到主子所期望的效果。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这些重点工程在它们使用者的眼里都是极其需要的,是无论花多大代价都必须完成的。因为这关乎到君王们的脸面,欲望,甚至是性命!8 S2 K; S& ^% c  g6 M& b/ d0 {& W

: P. D. b0 C% n8 j"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11-24 17:13 , Processed in 0.201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