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敌战计>>中的第2计,名叫"暗渡陈仓",也是"三十六计"中的第8计.该计的出处在中国历史上也颇为有名.西汉的开国三杰之一,名将韩信本是秦末西楚霸王项羽的部下,因得不到重用,改投刘邦.在同样为西汉开国三杰之一萧何的大力推荐下,被刘邦拜为统帅军队的大将.时刘邦被项羽分封在汉中为王.为避免引起项羽的猜忌,临行前,他采用谋士,西汉开国三杰的另一位人物张良的建议,烧毁了从陕西通往蜀中的栈道,以表明自己没有与西楚霸王一争天下的雄心.但其实刘邦在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要打回关中去.在得到韩信这么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后,刘邦有了和项羽叫板的资本.只是由于栈道已被烧掉,汉军只能局限在汉中一带.韩信见此情景,立刻想出了一条妙计,假意派遣一支部队大张旗鼓地修理栈道,以吸引项羽安排在关中用以防备刘邦的秦国降将章邯的注意力.暗地里率领主力从羊肠小道偷渡陈仓,一下绕到章邯的背后.打得章邯是大败而逃,最后成功夺取了整个关中地区,为刘邦最终夺取天下奠定了最稳固的后勤保障基础.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指这一战例.<<三十六计>>中的这条"暗渡陈仓"也是从这个历史事件中演化而来的.此计的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制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在三国里,像这样的"暗渡陈仓"的故事还真有不少. ) m( J# ~3 U# b! R0 U6 U * l# n/ ~: S' D2 m" A7 G. f- y0 O9 [7 n) u4 `! h0 ~
# |; N5 x' X( j9 O9 J/ R4 W& n: F" X
& k* n/ H: y; Y8 h# o5 p
: q# ]! x# N0 ]0 ]% r i 暗计一:第98回,诸葛亮欲三出祁山,北伐中原,碍于魏国陈仓守将郝昭十分了得,屡败蜀军,颇为忌惮.忽有哨探回报:"陈仓城中郝昭病重."孔明曰:"大事成矣."遂唤魏延,姜维吩咐曰:"汝二人领五千兵,星夜直奔陈仓城下.如见火起,并力攻城."二人俱未深信,又告曰:"何日可行?"孔明曰:"三日都要完备.不须辞我,即便起行."二人受计去了.又唤关兴,张苞至,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二人各受密计而去.时郝昭病危.当夜呻吟之间,忽报蜀兵到了城下.昭急令人上城守把.时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昭听知惊死.蜀兵一拥入城.却说魏延,姜维,领兵到陈仓城下看时,并不见一面旗号,又无打更之人.二人惊疑,不敢攻城.忽听得城上一声炮响,四面旗帜齐竖.只见一人纶巾羽扇,鹤氅道袍,大叫曰:"汝二人来得迟了!"二人视之,乃孔明也!二人慌忙下马,拜伏于地曰:"丞相真神计也!"孔明令放入城,谓二人曰:"吾打探得郝昭病重,吾令汝三日内领兵取城,此乃稳众人之心也.吾却令关兴,张苞,只推点军,暗出汉中.吾即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到城下,使彼不能调兵.吾早有细作在城内放火,发喊相助,另魏兵惊疑不定.兵无主将,必自乱矣.吾因而取之,易如反掌.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谓此也."魏延,姜维拜伏.孔明怜郝昭之死,令彼妻小扶灵柩回魏,以表其忠.4 L7 R( G3 ]; |- p% Q, j9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