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90|回复: 0

三国演义十大及时提示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6 18: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演义中的决策者,在眼前局势变化的时候,往往由于当局者迷等原因,无法作出决定,这时,旁人的及时提醒就非常的重要了;又或者是决策者对情况不是十分熟悉,这时也需要旁人的及时提示。 8 ]' Y# ]4 U  P$ b% x2 a5 H3 o

) O4 r; x4 n- [& d, y; O% W3 d& e# A% ?/ I
   演义中有不少这样的提示,特选取十例,与诸君赏。 : x, c* c$ L+ _/ Z

7 k' ^8 ?$ z1 M1 u% Y   10——昱谓荀彧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彧猛省曰:“吾几忘却!”遂启操徵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 + N8 u" T( h0 j
   按一般的说法,郭嘉此时在袁绍处当一个不大不小的文员,可能日子过的默默无闻,令同乡荀彧也一时没想起他来。此时程昱的及时提醒,引出曹营四大谋士中最大胆、最锋利的一位,令人神往。 + R) R* I3 K+ O5 ^
   重要性:6;及时性6
5 ~/ P7 M. }$ n6 M. s; D$ G  F  Z' d& K7 k7 P
   9——诗笑曰:“将军差矣。昔萧何、曹参与高祖同举大事,最为亲近,而韩信乃楚之亡将也;然信位为王,居萧、曹之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将军受汉中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愿将军熟思之。”云长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见教,几误大事。”即拜受印绶。
0 z7 a# A- g  i2 t   关羽其人,看来确实比较目中无人,当年长沙一战,也算与黄忠惺惺相惜,一转眼又看不起人家了。真要急起来,恐怕一大批赤壁之后加盟刘备势力的原荆州、益州文官武将都会人心惶惶。诗此言虽有高帽之嫌,但与稳定局势人心来说,也算良言。 ; h4 y3 S) r3 p! q, E
   重要性:6;及时性7
# R$ q: s# O4 u4 W3 P5 }; J( O' c2 T; Z. T4 q6 c( e: L
   8——充语昭曰:“今主公掌握大柄,四方人心必然未安;且当暗访,然后徐图大事。”昭曰:“吾正欲如此。汝可为我东行。只推慰劳出征军士为名,以探消息。” 贾充领命,径到淮南,入见镇东大将军诸葛诞。 0 @1 G/ V, N. [4 Y/ [% M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正欲培植亲信、剪除异己之时,贾充适时进言,引出诸葛诞之乱。与司马昭而言,可谓及时。 $ q$ @9 o! I" h9 ?1 g
   重要性:7;及时性7 * i% m. J9 t  X2 \: c3 u
) e' o/ ?' O% i* H+ k0 o; O0 m4 l
   7——赵累曰:“上庸救兵不至,乃刘封、孟达按兵不动之故。何不弃此孤城,奔入西川,再整兵来,以图恢复?”公曰:“吾亦欲如此。”
3 v7 b3 H8 [' m   是个最后的退路,提醒的也算及时,所谓“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奈何关羽刚愎自用,来了个“虽有埋伏,吾何惧哉!”,失去了最后的一线生机,令人扼腕。
  n4 i: j; j& u6 S8 c# I   重要性:8;及时性7
" _1 W) V* N: M3 C6 e
3 _" `& U6 ^9 O- T* u2 \. U   6——肃曰:“臣亦以此责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轻言,主公何不求之?”权回嗔作喜曰:“原来孔明有良谋,故以言词激我。我一时浅见,几误大事。” 4 e! O) E$ ?/ @) q; b  {+ |1 R
   演义中的孔明,显然对激将法颇有研究,这回都激到盟友的一号人物头上了。这下像鲁肃这样比较沉稳,遇事思虑再三的谋士,反而能比较清晰的看出其激将的用意,及时的灭火令孙刘同盟之事,初见眉目矣。 # X$ f7 H& W! a* ?" _% Z
   重要性:8;及时性8 % g4 ~+ [6 x6 o% P

. g& a0 f/ `' J$ m   5——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4 m( u5 t! t" Q3 N5 ]2 k
   想起刘备初闻:‘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语后,逢贤士必滚鞍下马;遇高人就来一句:莫非‘伏龙、凤雏’,倒也可爱。如今虽失徐庶,却因此得到了伏龙的确切信息,可谓得远大与失也。徐庶走马而回,提出此言,及时。
' }; N# I9 j$ P9 |/ h9 K1 r   重要性:7;及时性9
" g8 C  r9 G  o! f: O2 G( z0 m3 s# h( X5 I, @
   4——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
) H/ C9 T% W4 X4 \0 r  d   一点也不相信曹操说的话“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我看他只是找个台阶罢了。若非刘备、关羽千钧一发的提醒,名将张辽休矣。曹操能从刘关二人的话里判断出张辽是个人才,也算了不起了。 % J3 a$ e3 I9 ]7 a6 @* n8 }
   重要性:8;及时性9
4 u; _4 I  Y& @6 E7 E4 `3 f0 D8 L. {0 a7 t7 i' }) I8 l
   3——丰曰:“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此不易得之机会也,惟明公裁之。”绍曰:“吾亦知此最好,奈我心中恍惚,恐有不利。”丰曰:“何恍惚之有?”绍曰:“五子中惟此子生得最异,倘有疏虞,吾命休矣。”遂决意不肯发兵 $ Y1 i9 l6 p- e* r' L! C
   田丰把战机分析的很好,换了别人,如张绣这样对谋士言听计从的,一准发兵了。可惜袁绍终是难成大事,幼子患病,竟成就了曹营谋士郭嘉的战前预言,天意乎 4 o9 A# o- N9 c' f
   重要性:9;及时性10
1 N( K) |7 I7 ]; ~7 }- G% [2 M; P& e) _
   2——满宠谏曰:“不可。山水骤至,岂能长存?不旬日即当自退。关公虽未攻城,已遣别将在郏下。其所以不敢轻进者,虑吾军袭其后也。今若弃城而去,黄河以南,非国家之有矣。”愿将军固守此城,以为保障。”仁拱手称谢曰:“非伯宁之教,几误大事。”乃骑白马上城,聚众将发誓曰:“吾受魏王命,保守此城;但有言弃城而去者斩!”
" i+ P. b7 r; |4 D4 g3 P  @   关公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满宠却冷静的看出局势并非那么糟糕以及关羽的顾虑,令主将坚定了作战的信念。若非此言,荆州之争结局改写矣。关公向宛洛,刘备出秦川,可按当初设想实践隆中对之谋略,结果未可知也。
, U  {* D" n# U, G5 |( @7 C- a   重要性:10;及时性10 4 o- E; |$ u* c( P7 J

. w% y7 ~' V( X5 ~4 z   1——阚泽出班奏曰:“现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权急问何人。泽曰:“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权曰:“非德润之言,孤几误大事。” ) B( H" f6 X, s# }! l
   及时的进言!一言点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江东四大都督之四——陆逊,先败刘备、再退曹丕,从此东吴北拒曹操,西和孔明,孙权称帝,军政井然有序,皆此擎天之柱、国家栋梁之功也。
* i" Q6 s' L  D4 A   重要性:10;及时性10
2 B  v/ ?8 r7 N8 `
0 y! A8 z7 j' H7 I&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8 19:12 , Processed in 0.11418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