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赚钱无非人性,而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简直屡试不爽。 " J- p: J4 h$ z% l
' p0 Y5 n1 ~% L) n$ G$ I
% f$ r, K& i |6 w: d
比如你可以利用人性中的恐惧来赚钱。
9 S, g9 [ Q( K {0 B5 v; {. H% \5 ~* `1 o( e
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无论人类发展到什么阶段,恐惧始终伴在身边。 2 W H% ?9 d# y/ }4 R3 q
0 r, Y' @$ B y7 T% n其实,古代先贤对恐惧早有论述。 - O5 ^6 g' s5 U- Q7 g
3 v2 U) A8 N, J: S
鬼谷子说,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 c: S& O) |( L' Z
$ _; r% A8 G8 W# x这句话后半句的意思是,要通过陈述对方的弱点,让其失去信心,通过恐吓,来击穿其心理防线,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 G+ V% U V, m( ]: l3 e" Z% G$ O. j' F1 j' \5 m
张仪连横时,就悲观地陈述各国的弱点,让他们丧失信心使之放弃合纵国,放弃对秦国的抵抗。 4 m( H. w( ~# t4 n9 z
' _( ~% F8 P* K5 K/ R
高明的人就会充分利用这个人类的弱点来赚钱。
9 }" o2 D6 `, e! K2 R2 P( z5 q( u% z' \9 E8 j7 U$ j H/ p
当人们感到恐惧的时候,就很容易做一些违背自己意志的事情来减轻恐惧,而者就是商家所需要的效果。
- r$ s; R/ r: q2 C
, r, }6 R* c' f2 m; L8 U而实际上商家的恐惧言论和后果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为何还屡试不爽呢? 9 |; I. Q, H X0 f$ L
4 S( y; c9 P+ ~' A5 B因为恐惧是人性的一部分,无法避免,而人本身都是趋利避害的,一旦涉及到个人的具体利益,人就很容易被说服。 " A6 p& l* K, L
) n* k3 p' L7 y基于以上的分析,“恐惧营销”能够大行其道,就在情理之中了。 ) \) P* s' j" b( M5 l
7 v# o8 i4 Q8 x$ m$ v
比如在保健品行业,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会在拉进感情的前提下,通过专家的人设,来传递恐惧,而入局的老年人没有一个不中招的。
" T$ Y; o# M) w1 g5 g& ]( D' a c, w& E( c6 c+ d H$ \
又比如更隐晦的就是美妆行业,商家大肆宣传自己的美白祛斑产品,就是引起女性对变丑的恐惧,从而一次又一次地收割她们。 N6 H9 J' m" f: g/ C) E
: W2 S- u v1 R
“恐惧营销”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推动销售,而在于让消费者自己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 s# Y$ S7 g ~; F% u: `: Y+ C1 q( }6 p1 O" c7 `/ P: ]- u) t: c# ?
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你听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听到的。 ' w( `/ D' Q+ M9 c4 }
; @% h: t6 z7 M* ^$ z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 O+ x+ V( }. L; ]. s8 y
; ~; i: m- Q' d#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