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90%的疾病是从肠开始 % }1 Y& f( W* [( U9 y
1 w' y' b/ k! B2 f
+ C% m# M6 }; |0 n
对于自然界任何一种生物,包括人类生存,都离不开空气和水。人如果只喝水可以活2周,但如果不吃不喝人可能只能坚持2-3天,我们因为有食物摄取,可以活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以上。 # P: @. D5 I% u: r$ u- Q
2 _1 N; k$ d$ w/ Z0 e4 Y3 k0 f1 u V从食物和水中我们可以获取生存所需要的营养素,我们喝水,我们咀嚼食物,通过胃的消化,肠吸收水分和消化后的食物营养素来维持生命。如果没有胃肠的消化吸收,即使吃再多的东西,未经消化吸收而排出体外,我们也无法维持生命所需。 2 p9 S! u/ `& K' M% e( t
+ O" I+ e' j" i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是胃肠来负担的,胃只要有基本的消化能力,大部分吸收营养素的工作是肠来承担。从我专业的角度来看,人能够健康长寿的最关键是要有健康的肠。 # U: y) u4 T& H- V" s: ~
0 T8 y; M" o0 U5 o5 ]* g 肠污染是疾病根源
' n2 f" ~+ p( ^* s, r6 S m J4 \6 ~! m$ _+ x/ W! J& [# q# X& ?# ~1 H
在肠内住着200种类,100兆个肠内菌,它们是肠健康与否的关键。近年来研究学者称它们为“肠内菌群”。人体细胞有约60兆,而肠内菌群数量远远大于人体的细胞数,这些肠内菌群不只是负责营养素的吸收,还承担着排泄,免疫,解毒等各种各样的分工。健康的肠内菌群漂亮的分布,用显微镜观察肠内菌群,它们像一个个部落聚居着,颜色五彩缤纷,看起来就像一个肠内的大花园。 1 @. u+ F% I2 }+ Y: W ^
7 q# J h: D- q
如果肠内菌群被覆盖了污染物,到处是垃圾的环境的话,吸收会低下,还会出现便秘,腹泻等排泄障碍,免疫力低下等连带身体反应出现。 5 |0 e( F" ]; O; }" `
. }( G" G$ b4 v; d9 f 免疫力的源泉 8 ~! q. `6 V8 j, b
+ B* F* K4 A% M; ]- }1 G$ P人因为有与生俱来的免疫系统,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体免疫会通过自愈能力帮身体恢复正常。正确有效的利用人体自身免疫力可以改善很多身体问题。例如:感冒,传染疾病,癌症,慢性疾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源于肠的免疫系统得到改善与恢复。相反,如果肠内环境恶化导致免疫力降低,也会导致这些身体问题的出现,甚至失去生命。
+ g0 b i0 W/ y1 M* {# Y2 T
3 q3 @4 _4 P& F2 @/ ^& h! [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素是通过肠被吸收到体内的,肠是对外的一个“入口”。如果这个“入口”出了问题,大家想想会怎样?
& F) J( P% X, o3 u2 G# |/ {1 Z" d! @" ]! d( O, F8 l! t
有害物质会不断进入身体内,而对身体有益的东西却没有被吸收就被排出了体外。对身体百害无一利。而肠内菌群健康的人,皮肤紧致有光泽,没有身体问题,能保持着青春活力。所以,保持健康的秘诀,就在肠内菌群是否健康,肠内环境是否平衡,知道这个关键的,我们在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心态上,都会有意识的做对肠有益的事情,减少破坏肠内环境的习惯,养成一个健康肠寿的好习惯,是一个人也是一家人的幸福。
$ B9 M; Y' k! C0 U4 P: D
" ?6 K& @& H1 a3 a0 Q5 V- { 应对现代生活压力 1 p3 k/ ?; ]+ n/ s% t
- N, U, i* d6 z+ w3 |8 Z- O# ^0 _
近年来持续增加的现代社会特有的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工作,学校,家庭等的人际关系导致的不安,焦虑,睡眠不足等,造成身心的痛苦,被称为“精神压力”。很多人一直在忍受,虽然没有发病,但是身心的状态确实处在需要呵护与理解的边缘。
- ]: z( R- ]# J( D
& ?& @- T, l4 i7 @过度的精神压力会影响肠的状态,肠的状态反过来也会影响脑,精神状态。比如:在强烈的精神压力下,容易得十二指肠溃疡;精神压力会使肠环境紊乱,有害物质增加,脑所需要的荷尔蒙物质90%以上在肠内,肠环境恶化的话,供应给脑的物质就会不足。连带的抑郁,自闭症,认知症等脑神经疾病就容易发症。
( v" k# ` W6 V A7 Y& _) o! P3 B( t/ m2 \ W j0 s
可以说身心的问题都与肠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调整好健康平衡的肠内环境,使免疫机能最大限度发挥,预防疾病。肠健康才是真的健康,这也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多年来的心得。
6 }5 p6 x$ a4 R/ Z0 T3 _8 U, L
; K4 K w! T- ]# R |